107-1 林同學
一、系別、姓名:歷史系 林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中國 浙江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8/09-2019/02
三、交換期間:2018/09-2019/02
摘要:
Abstract:
Network play a very big role in Hangzhou city resident life, although it is a historical city, Hangzhou has the most convenient network activities. The world famous e-commerce company Alibaba's headquarter is just located in Hangzhou.
The exchange life in Zhejiang University is like enjoy the old life blend with the new, sometimes you feel quite and slow but next minute you can use your smart phone to get what ever you want with minimum time.
1. 目的
修習歷史四年,我對歷史學由原本的興趣,到深入的了解,並獲得學習與研究的能力,在這個準備充足的前提之下,我慢慢地興起了成為交換生的念頭。我希望用我的知識去與不同的歷史教育產生碰撞,無論是學習或是交流,總之出去一趟能使我在學習能力上截長補短。而對於交換國家與學校的選擇也是基於這個目的做考量。
此外,我希望能夠依據所學走訪歷史文化遺跡,除了可以用書中知識與實際材料完整我的學習,我還希望可以在中國獲得文化資產保存上的靈感,不管是未來就業或是繼續升學,都會成為我實地考察的經歷。
此外,我希望能夠依據所學走訪歷史文化遺跡,除了可以用書中知識與實際材料完整我的學習,我還希望可以在中國獲得文化資產保存上的靈感,不管是未來就業或是繼續升學,都會成為我實地考察的經歷。
2. 過程
根據規定申請成大校級薦外交換生,無論地區皆需繳交英文自傳與讀書計畫。這點對於志向去中國交換的學生而言比較讓人不能理解。去中國交換繳交英文自傳與讀書計畫,然而若真申請上以後,舉浙大為例,會希望你另附中文的自傳與讀書計畫。不過既然申請交換生的成績是依據同一份資料而定,因此相同語言才能有相同標準這合情合理,所以建議欲申請至中國的交換生們,準備英文讀書計畫與自傳的同時將中文稿留著,已備之後繳交中國方。
另一點則是注意中國交換的獎學金限制。中國在台灣教育部裡的認知是中國地區,因此任何出國(因為不算國外)獎學金都無法申請。唯獨只有學校有補助去中國交流的機票錢,需要的交換生再注意申請。
二、交換放榜、去中國前的準備
成大交換生入取放榜後,就要等待申請交換方的通知。中國學校的行政效率較為緩慢與草率,此時不需要太著急。首先先聯繫同為成大正在中國交換的學生,可以透過國際事務處聯絡,可以先預留日常生活用品,如床具之類。正式收到浙大錄取通知後,會有學伴聯繫,此時可再細問關於電話號碼、銀行卡…等問題。
關於交換期間花費,建議一次帶齊兩萬塊人民幣(兩萬塊人民幣是中國海關不需申報的金額,因此最多兩萬),中國銀行與台灣銀行匯款程序十分麻煩,因此建議一開始先帶足現金會較為方便。
其餘的時間變是確認自己交換時的重心,交換包含三個部分,學校的學習、校外實習以及課外活動。校外實習建議在去中國前就開始找,到中國後再開始找實習進度通常會太慢,這時可以利用中國實習app搜索適合的實習工作,是先確認實習工作也方便當交換校選課時安排時間。此外,課外活動包含旅遊的行程,也建議在台灣事先規劃,這樣有助於規劃交換時間的學習以及遊玩的比例,也較好做金錢管理。
三、交換進行中
初到浙江大學,辦理行政手續會是最令人心焦的部分。浙江大學的行政效率低落、職權劃分不清、部門彼此之間的溝通有著不少的阻礙。因此剛入學的第一個禮拜會是最為兵荒馬亂之期。除此之外,由於互聯網生活的便捷,因此銀行卡、手機、網路,三者在杭州的生活可說是缺一不可。一開始會為了繁雜的網路手續而覺得處處不便,但是將之使用熟稔之後,便會覺得這位生活節省了許多瑣碎的時間。便利的互聯網生活亦是回到台灣最無法熟悉之處。
浙江大學以春夏秋冬為學期的劃分。這樣的短學期制使課程較為集中,相反的可以利用的時間也可以增多,例如可以選擇秋學期上課,冬學期不上課,這對於想利用交換機會至中國實習的學生而言是不錯安排方式。
課程方面,我在浙大主要修習兩個專業的課程一為本科專業:文物與博物館學;二為市場營銷學,主要是旁聽聽課。文物與博物館學的上課內容與方式、作業要求與成大歷史系的差別並不太大。然而市場營銷學卻值得好好介紹,台灣的大學尚未將市場營銷這門專業提出單獨成系的例子,然而中國卻已發展成熟。
選擇成為交換生是我大學生涯非常重要的決定之一,即便是短短的一個學期依舊改變與影響我許多看法。在中國的日子,除了上學以外,我沒有忘記一開始申請交換的初心:走訪小時候在書中讀的歷史文化遺跡。接近六個月的時間,我利用課餘走了中國十一個省份,十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的世界遺產。若是別人問起交換生活有什麼收穫,我或許沒辦法說出這六個月我實際獲得什麼技能。但是我知道當我看到莫高窟的千年壁畫、震懾著兵馬俑的威勢、擔心著天黑前繞不完的秦陵、在龍門石窟虔誠的合掌、頤和園裡悠然吃著葡萄、看著內蒙古青草的綠枯葉的黃紛雪的白、青海湖的日出……,這些經歷將成為我為未來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而這些珍貴的資產,是我與旅途中所相遇的人以及和我一起踏上這段路途的人所共同製造的。回憶會漸漸褪色,這些人也不會永遠的在身邊,更多時候是旅程結束後,大家也各自紛飛,我認為這是最令人感傷的地方。
繞了一圈回來之後,我仔細回想所有旅程帶給我的震撼。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對於歷史文化遺跡甚至自然景觀可以那麼有感觸,我認為除了因為我有興趣而且就讀歷史系,最重要的是,讀書與知識的重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講到要爛的一句話,然而,尚未讀萬卷書就急著行萬里路,會使你在旅程中的獲得大打折扣。有知識的底蘊,無論走訪何處你都可以看的比一般人更為仔細,並且這樣的遊玩也更為踏實。而就算錯過了事先了解的機會,回家後也要不忘的看看曾經走訪的地方有什麼你錯過的故事。這樣這些經驗才會真的滋潤你的生活豐富你的視野,而不是像當你回想起來之後找不到任何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