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 甘同學
一、系別、姓名:生技系 甘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中國 清華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8-2019
三、交換期間:2018-2019
摘要:
Abstract:
1. 目的
回想一年前選擇申請至大陸交換,其實沒有太複雜的原因:一是大一大二課修得快,無論交換學分是否可以辦理系上抵免都不影響畢業時間,有足夠時間進行交換學生的學習;再來是申請的時候並沒有雅思托福的成績,自然優先選擇僅須提供多益成績的大陸學校。至於選擇清華大學,原本其實在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之間考慮,兩間大學都是超過一百年歷史的頂尖大學,鄰近彼此,將地理位置、學校大小、科系分布等納入考慮後,因清華的廣闊校園以及完整的醫學、生醫、生命科學科系課程安排,再加上若論排名清華的優勢,最後我選擇了至北京清華大學進行這一學期的交換。
交換學生並不是我從進大學便開始安排的計畫,甚至到了大一暑假,我都還沒想過到了大三我會離開台灣整整一個學期到外地交換。那是在大二開始的時候,偶然見到了關於交換學生的說明會,想到在社團有一個學長曾經到波蘭交換一年,腦中飄過那充滿異國風情,遠離熟悉人事物的畫面,頓時抓住我的心思。在北京當然也算是遠離了自己習慣的人事物,但是的確好像少了那股交換學生應該常見的異國文化氣息,周邊的人講的是口音與用法稍微不一樣的中文,街道上是簡化過的中文字,就差網路上的風向與台灣不太一樣。話雖如此,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離開台灣當交換學生,也是一步一步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平常在台灣就算是一北一南有事情還是容易麻煩家人解決,到了一個離家一大段距離,氣候與台灣天差地別,甚至生活社會制度也不同的地方,家人成為精神支柱,實際上遇到的問題多是依靠自己解決,所以這次到北京清華大學交換,可以說訓練自己面對各項問題,生活、學業與新認識同學之間的互動,或許就是與在台灣上學時最大的差別。
交換前我沒有事先確認好交換時要修的課,雖然大致看過一遍,但是前一年的開課資料與今年度的有稍許差別,只是在選取入學專業時,先依照自己在成大時的科系選取了生命學院的生物科技專業。但是入學後,又發現對於交換生,選取了登記什麼專業不是重點,重點還是選課選了什麼方面的課,同時也因為交換的學期我已經大三了,也沒有什麼必修課,後來在交換期間上什麼課也是取決於選課。說回來,其實交換的目的也不一定是因為對方學校提供了特別的專業課程或是特別一流的儀器,學校在國際學術排名的前後也不是唯一標準,重點是當初自己想要交換的原因是什麼,畢竟就算再好的學術水準或是設備也不一定是個一學期的交換生所能明顯享受的到的,重點還是試著讓自己融入或至少學習理解一個陌生地方的生活方式,不變的是,如同在成大一樣的認真學習,對於各科目所提供內容全力以赴吸收,納為自己未來升學、工作時的養分。
交換學生並不是我從進大學便開始安排的計畫,甚至到了大一暑假,我都還沒想過到了大三我會離開台灣整整一個學期到外地交換。那是在大二開始的時候,偶然見到了關於交換學生的說明會,想到在社團有一個學長曾經到波蘭交換一年,腦中飄過那充滿異國風情,遠離熟悉人事物的畫面,頓時抓住我的心思。在北京當然也算是遠離了自己習慣的人事物,但是的確好像少了那股交換學生應該常見的異國文化氣息,周邊的人講的是口音與用法稍微不一樣的中文,街道上是簡化過的中文字,就差網路上的風向與台灣不太一樣。話雖如此,從高中到大學,從大學到離開台灣當交換學生,也是一步一步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平常在台灣就算是一北一南有事情還是容易麻煩家人解決,到了一個離家一大段距離,氣候與台灣天差地別,甚至生活社會制度也不同的地方,家人成為精神支柱,實際上遇到的問題多是依靠自己解決,所以這次到北京清華大學交換,可以說訓練自己面對各項問題,生活、學業與新認識同學之間的互動,或許就是與在台灣上學時最大的差別。
交換前我沒有事先確認好交換時要修的課,雖然大致看過一遍,但是前一年的開課資料與今年度的有稍許差別,只是在選取入學專業時,先依照自己在成大時的科系選取了生命學院的生物科技專業。但是入學後,又發現對於交換生,選取了登記什麼專業不是重點,重點還是選課選了什麼方面的課,同時也因為交換的學期我已經大三了,也沒有什麼必修課,後來在交換期間上什麼課也是取決於選課。說回來,其實交換的目的也不一定是因為對方學校提供了特別的專業課程或是特別一流的儀器,學校在國際學術排名的前後也不是唯一標準,重點是當初自己想要交換的原因是什麼,畢竟就算再好的學術水準或是設備也不一定是個一學期的交換生所能明顯享受的到的,重點還是試著讓自己融入或至少學習理解一個陌生地方的生活方式,不變的是,如同在成大一樣的認真學習,對於各科目所提供內容全力以赴吸收,納為自己未來升學、工作時的養分。
2. 過程
開學前到北京清華交換的同學多數搭乘同一班機前往北京,抵達時有負責接待交換生的學伴接機,我事前並沒有接到清華大學港澳台中心老師詢問班機的郵件,但有透過微信聯絡學伴。到了機場,剛好是中餐時間,簡單吃過飯後,搭上學校準備的大巴前往清華,由於交換生眾多,巴士雖然座位夠多卻放不下所有人的行李,因此連走道上也是堆滿了行李,大家有些克難的抵達了清華大學。到了學校,報到的過程略顯冗長,首先到國際學生中心辦理學籍註冊領學生證,接著再前往另一棟樓辦理住宿登記,登記完成又再至另一棟樓領取宿舍鑰匙,期間大夥拖著行李,在學校的磚地上緩慢移動,應當要簡化流程或至少讓我們先將行李放在一個地方再去跑流程。但是仍然感謝過程中學伴們的協助。第一天便買好寢具、腳踏車。
宿舍與成大多數宿舍一樣,為四人間,與大陸同學住在同一間宿舍,清華的學生宿舍為四年保障,同學院的學生住在同一個宿舍,我們住的宿舍為生命學院的宿舍,剛好就是我在清華的學院。到清華前,在成大的說明會有聽過學長說清華的宿舍樓特別老舊,甚至澡間沒有隔間,還想說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很幸運的,我們分配這間宿舍在2018年一月甫重新整修完畢,所有設備都是最新穎的,當然也就沒有澡間隔間問題,相對的女生宿舍目前則是老樓,建築設備極為老舊。唯獨宿舍室內空間對我來說非常窄小,書桌上就是床,幾乎一兩天就會不小心撞到一次床,曬衣間在室內,則容易產生味道。
註冊及宿舍一切辦理妥當後,我和新認識的同學們一起在學校走走,開始嘗試使用手機叫外賣,幾個人就這樣坐在操場旁悠閒地吃起晚餐。隔天的歡迎活動應該是交換生唯一一次全部出席的集體活動,大家先到一棟教室樓進行簡單的簡報,老師簡介了學校的餐廳、網路功能、學生證儲值使用方式,一些校園安全概要後,我們到學校的一個活動中心,桌上擺滿了Subway、蛋糕、餅乾、棉花糖等,吃過一回後,移到一個活動廳玩一些團康活動,使交換生們認識彼此。抵達學校第三天,也就是開學前一天,我和幾位同學到清華西門旁的圓明園遊玩,為一個嶄新學期的開始充足了精神。
學期開始後,便是周一到五,忙碌的學生生活。學習中,學校安排了兩次的出遊。第一次出遊來到了隔壁的天津,雖說是隔壁,中間也被河北給隔開,一早乘坐巴士前往,參訪了幾個點,先去了空中巴士A320的組裝廠,由空巴經理為我們介紹組裝過程。隨後前往中國第一個製錶廠海鷗手表廠,廠內有個手表展廳。稍作參觀後,在當地一家餐廳用過自助餐,前往中國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聽取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的簡報,了解其在各領域中的應用。最後,我們前往康師傅於天津的方便麵(泡麵)廠,看到了從炸面開始到裝箱運送等完整的流水線流程,回程遇到塞車,花了四個多小時才回到學校。這趟行程並沒有到天津的當地知名景點,而是以幾個著名廠房的參觀,其中,我對空中巴士飛機組裝廠最感興趣,畢竟是平常不容易看到的廠,由於可能涉及商業機密,飛機組裝廠無法拍照,但是還是難得的機會。
第二次出遊在學期中,但是多數同學由於有課,僅十多人參加,參觀了故宮博物院以及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與台北故宮最大差別在於北京的重點在「宮」字,台北的重點在文物,這次參觀除了幾個常見於旅遊書上的景點,還特別參觀了《延禧攻略》拍攝背景:延禧宮。國家博物館在參觀時則展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展,但是博物館在天安門區內,證件查驗與安檢嚴格,卻對使用卡式台胞證的旅客特別不友善,因為證件查驗系統與卡式台胞證不相容,後來應該是清華帶隊老師溝通後才得以進入,我瀏覽了各國政要參訪中國贈與的禮物展。
在學期中,我欣賞了許多清華的藝文表演。在新清華學堂,相當於成功廳,聽了好幾次音樂會以及戲劇表演。清華的大禮堂則不時有電影放映。有一次活動是香港歌手容祖兒在清華的專輯校園發表活動,算是類商業宣傳,透過港澳台學者中心,我幸運地拿到了票,雖然本身並非她的粉絲,但是知道這是少有的機會,很開心地又認識了一個歌手,聽個好幾首動聽的國語及粵語歌曲。而校園歌唱大賽也是來清華不可錯過的節目,我觀看了複賽以及決賽,都特別的精彩,清華學生會還請來了畢業於清華的新秀歌手宿涵等嘉賓擔任評審,並有特別表演,惟複賽決賽時間規畫都略顯冗長,長達四個鐘頭。還有一個節目是清華美術學院的學生節(之夜),舉辦在12月31日,本來還在想跨年在北京該去哪兒的我決定與室友一起在美術學院的學生節中,度過2018的尾與2019的頭。
學期就這樣過了大半,一路功課量都不是太多,直到了期末。由於修的課很多,因此期末的報告以及考試自由少不了,而且很多報告還要先看過多篇論文才能完成。我們系上大三有門課要討論一篇論文,多人一起上台報告,但是這邊的課剛好顛倒,一個人看好幾篇,獨自報告,準備起來特別費時費力,還好時間安排得當,最後仍是順利在時限內完成所有期末作業。
一個學期的交換時光過得特別的快,似乎轉眼間剛剛才進到清華的校園,一下又回到台灣了。這個學期要感謝的人很多,當然爸媽資助與支持不可少;此外,謝謝系上洪良宜老師與王涵青老師的推薦信;到了清華,學伴及同學都幫助很大,謝謝他們。
在清華讀書,避免不了因為在大陸感受到網路使用上的不方便,與台灣同學家人連絡上需要改使用微信,剛開始翻牆也常常不順。後來經成大同學告知,才知道可以使用成大的vpn,而在課堂作報告時,大陸同學似乎也多翻牆尋找資料,連老師在公布報告時,也鼓勵大家若上google找英文資料可以獲得較百度更準確豐富的資料,甚至還有老師上mooc公開課時要撥放影片發現是youtube的影片,現場翻牆連上影片。可以知道,不是比較google和百度,youtube和優酷,line和微博誰比較好用,而是資訊開放對學術的重要性,就連清華的學生們與老師們都常常要翻牆找資料,就知道網路長城雖然對於中共有其避免民眾接收未經審查訊息的需求,但是第一學府對於翻牆的需要顯示出這道牆只是阻擋資訊傳播,也造成學術發展受阻的一道牆。
而在學習方式上,說實話北京清華與成大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大家常常描述大陸的學霸在學業上的驚人表現,的確是有,但是並非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度也與台灣學生一樣,大一學習總是最認真,到了大二大三逐漸同儕互相影響,對於課業顯得較不積極,我修的課多為大二大三的課,因此可以發現這個問題。課堂上的互動也呈現如此趨勢,有些課程會有一個兩個特別積極的同學,但多數同學習慣低頭打手機、用電腦,對於老師上課提問參與度較低。
如前所述,真的交換期間課堂學習到知識還是其次,重點是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麻煩能迎刃而解,才是出外交換的意義。
4. 建議事項
成大若是能協助前後學期到同一大學交換的學生提前建立聯繫,在環境認識以及生活用品延續使用上有很大的幫助。往往到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採買各項生活用品,但是如臉盆、衣架、腳踏車等用品往往可以重複使用,交換生學期結束卻多數丟棄之,新的交換生又要重新採買,造成物品與金錢浪費,這點可以參考。
交換前同學應確定自己學分足夠,或是系上可以辦理交換抵免學分,避免交換造成延畢。
另外,北京上學期的天氣說變就變,九月中剛到的時候還有二十來度,一進入十一月天氣驟變,一路降到最冷零下十度,保暖衣物必須帶齊。
而對於交換生而言,尤其到大陸交換,心態要正確,一些當地習慣不同、想法不同、乃至於體制不同,交換期間還是要稍微適應,避免麻煩。聽說先前有交換生跑到天安門樓前揮舞中華民國國旗,事後竟然收到反分裂國家法條文,可以說在大陸沒必要就別刻意鑽政治禁忌,畢竟大陸不是民主社會。在正確的心態下,認真學習,對於任何好與壞的感受可以記在心中,不一定又在當地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