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馮同學



一、系別、姓名:企管系 馮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克羅埃西亞 首都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7/09/24~2018/02/26

摘要:

交換學生是我的夢想清單之一,我很幸運地獲得在克羅埃西亞交換一學期的機會,並於2017年九月到2018年二月間在克羅埃西亞的札格勒布大學交換。在歐洲生活的這五個月,我覺得自己成長不少,非常推薦大家藉由交換學生的機會到外面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此篇主要紀錄我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與目的、申請資料準備過程、錄取後的準備事宜、當地生活相關事項,以及交換後的心得分享。由於申請前我看了很多學長姐的心得分享且受益良多,因此希望此篇內容也能幫助有興趣申請交換的同學。

Abstract:

To be an exchange student is one of my dream. I was so lucky that I got the opportunity to be an exchange student for a semester in Croatia, and I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Zagreb from Sept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8. During these five months, I have learnt something and grown up. I recommend seeing the different world through being an exchange studen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my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applying for the exchange program,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the documents, things you have to do after admitted, something relating to living abroad, and my experience sharing after being an exchange student. Before applying for this program, I read many articles from senior students and learnt a lot.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also help those who are interesting in the exchange program.

1. 目的

在正式結束學生身分前,我想看看地球另一端的世界是甚麼樣子、體驗不同的文化,並藉由和外國朋友相處擴展自己的視野,同時增進外語能力。跳脫舒適圈,是最快的成長方式,獨
自在國外生活,可以讓我更獨立自主,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2. 過程

1. 準備申請資料與選校
英文檢定一定要提早開始準備,並多預留一個月的時間等成績,萬一成績沒有達到門檻也還有時間再考一次。每間學校規定的語言門檻不一樣,可以先看看自己想去的學校,對門檻有個底之後準備起來比較快。申請資料自己寫完後,可以請朋友、老師幫忙校正,我有請學校的英文老師幫我看英文版自傳和讀書計畫,老師平常很忙,因此這部分也要多預留時間給老師和自己。至於選校,除了語言檢定上的限制外,就是看自己的喜好和資金多寡了,我當初會選擇克羅埃西亞主要有兩個原因:生活花費便宜、有美麗的海岸線,比起西歐、北歐國家,我的住宿費真的非常低,超市的食物價格也便宜很多,平常的生活開銷少了,出去旅行的資金就比較充裕。

2. 出發前的準備事宜
機票愈早訂愈便宜!確定錄取之後記得趕快買機票!出發前一兩個月會收到對方學校的通知,告知報到、選課、宿舍、buddy等相關事宜,建議這時候先連絡上與自己錄取到同一間學校的台灣人,彼此互通有無,避免漏掉學校訊息。此外,紙本資料最好多影印幾份,例如:入學證明、財力證明、護照影本、保險證明……等,大頭貼也要多帶,很多證件都需要用到,有時候出去旅行也用的到,像是如果在巴黎要辦週票(交通票卡)就需要大頭貼。行李方面我覺得必帶的是防竊隱形腰包和台灣的食物,此外大部分日用品歐洲超市都有賣,就看個人有沒有偏好使用的品牌。

3. 宿舍
札格勒布大學有三間宿舍可以選擇,我住的是”DR. ANTE”,兩人一間,和隔壁房共用衛浴,一層樓有一間廚房,宿舍有網路孔和WIFI,雖然一個月只要500kn (約台幣2400),但房間真的很小,且這個宿舍離鐵軌很近,每次火車經過就會干擾WIFI訊號,尖峰時期大概五分鐘會經過三個班次……所以我推薦住”CVJETNO NASELJE”,房間大很多,WIFI穩定,樓下就有學餐可以吃,一個月675kn (約台幣3250)。宿舍附近的生活機能都不錯,距離tram站、超市都很近,到市中心主廣場也只需要20分鐘,非常方便,唯一要注意的是與系館的距離,札格勒布大學的各系館散落於城市裡的各個角落,有的位於市中心、有的位於郊區,從我的宿舍到系館要搭40~50分鐘的tram,如果遇到早八的課我七點多就要出門。

4. 手機網路
在路邊的書報攤可以直接購買sim卡,我是用bonbon這家電信公司,一開始買了包含通話、簡訊、網路的package,後幾個月因為很少用到通話和簡訊,所以我只買了網路,一個月3GB,費用是40kn。

5. Buddy
在學校寄通知信的同時也會告知buddy的申請方式,強烈建議一定要申請!buddy會提供很多協助,我在出發之前就聯絡上我的buddy,也詢問了很多問題,包括當地天氣、生活習慣等,抵達當天buddy和他的女朋友一起來接機,一路陪著我辦理宿舍入住、購買sim卡,在辦理入住的時候,需要去找警衛報到拿鑰匙,但警衛都是有年紀的伯伯,多虧有buddy幫忙翻譯和溝通才能快速辦好入住,若是自己前往警衛室的同學,可以事先準備好學校給的住宿證明和入學通知等證明文件,抵達時直接出示這些文件給警衛看。

6. 銀行開戶
關於如何把錢帶來歐洲,我知道的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把所有現金帶在身上搭飛機過來,但安全性就要自己考慮了;第二種是帶信用卡到當地領錢,每次領錢都需要一筆手續費;第三種是直接在當地的銀行開戶,再把錢匯進來,這也需要一筆跨國轉帳手續費。我選擇的是第三種方式,在克羅埃西亞需要拿到OIB才能開戶,OIB類似我們的身分證字號,我的OIB是系上幫我們辦的,拿到這組號碼後就能帶著護照去銀行開戶了,我大概等了三個禮拜才領到卡和pin碼,因此想要採取這種方法的同學一開始要帶好足夠的現金過來,不然戶頭開好前會窮困潦倒。我在當地銀行開了歐元戶頭和庫納戶頭,再請家人把錢從台灣匯到歐元戶頭,可以直接用銀行的APP線上轉帳轉成庫納,非常方便,這裡大部分的商店也都可以刷卡,我在克羅埃西亞就刷庫納的卡,在歐元區就刷歐元的卡,都不需要手續費,但如果要領歐元就需要一點點手續費。

7. 居留證
到克羅埃西亞時可以透過申根免簽入境,但接著要到警察局辦理居留證,否則超過90天就是非法居留,在克羅埃西亞辦理居留證非常考驗耐心,詳細流程可以參考這篇網誌http://hr976057.pixnet.net/blog/post/24401503

8. 食物
札格勒布麵包店的密集程度就像台灣的飲料店,這裡的麵包口味比起其他歐洲城市算是非常多元,價格20~50台幣不等,也有可以當正餐的三明治和披薩,如果麵包吃膩了,這裡的學餐也是便宜又大碗,不過現在他們已經不補助非來自歐盟的交換生了,這時候朋友的學生證就很好用,可以跟當地朋友借學生證,學餐認卡不認人,打折後一餐約30~50台幣就能吃很飽。當地主食以馬鈴薯為主,如果學餐的馬鈴薯也吃膩了,可以自己在宿舍煮飯或是去餐廳吃,札格勒布除了有當地餐廳外,也有中、韓、日式料理可以解解鄉愁。

9. 課程
我在經濟學院選修了四門課,其中包含一門體育課,這裡的選課制度和成大差不多,前幾個禮拜可以先去試聽,之後再人工加退選。我的課程都是英文授課,統計課的同學大部分都是當地學生,班級人數比較多,上課的方式是教授講課、學生聽課,較少跟同學互動的機會,另外兩門課就比較多交換生了,授課方式也活潑很多,經常分組討論,因此有很多機會和同學聊天互動。此外,我很慶幸自己當初有選體育課,雖然不能抵學分,但這是最容易跟同學互動的課,因為運動和音樂一樣無國界,而我也在體育課交到好朋友。

10. 休閒娛樂
交換學生的課不多,有很多空閒時間可以自己安排想做的事,長假可以規劃長途旅行,短假則可以選擇到附近的城市走晃,很多時候一整天只有一門課,下課後我會自己在城市裡到處晃,這裡有很多公園、湖泊可以散步,我也常去逛傳統市場、超市,或是學當地人在咖啡廳用一杯咖啡打發整個下午。如果跟一群朋友出去,我們會去bar喝酒聊天、去mall逛街、看電影,這裡的電影院票價是台灣的一半。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克羅埃西亞的生活步調非常愜意,但相對的,行政效率也不是太好,這點我在申請居留證時有深刻的體會,警察局的辦公人員動作總是慢悠悠的,中午休息時間也不固定,所以我們得在那裏等他們吃完午餐後喝杯咖啡再慢慢晃回自己的辦公桌,不過下班時間倒是很準時。

當地的亞洲遊客並不像其他歐洲觀光大城那麼多,雖然近年韓國遊客增加,但對於當地居民來說,見到亞洲面孔還是很新奇的事,有時候走在街上不免會被多看幾眼,也遇過活潑的小朋友跑來要跟我擊掌。我覺得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是友善的,記得第一次去逛超市的時候,因為看不懂包裝上的字就隨口問了路人,後來她還帶著我繞了半個超市對我介紹她喜歡的食物。此外,英文在這裡很普遍,幾乎只有年紀很大的老年人不會講英文,年輕人的英文程度非常好,所以不用擔心無法溝通,即使遇到不太會講英文的人,他們還是會很有耐心幫助你,這點和台灣人很像,也是我很喜歡克羅埃西亞的原因。

在學習方面,選擇這所大學作為交換學校前,一定要先到系上的網頁看看有沒有英文課程,有些系所並不像經濟學院一樣提供這麼多英文課程,於是交換生就面臨了沒有英文授課的窘境,因此只好和教授一對一上課,或是平時只能自己閱讀英文資料,到了期中期末再去考試,少了和同學互動的機會。雖然薩格勒布大學是克羅埃西亞最好的大學,但依我所選的這幾門課,我認為教授素質並沒有到非常頂尖,不過在課堂上還是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我觀察到幾乎每位德國學生都很積極,他們非常踴躍發言,且言之有物,相當有自己的見解,每當我還在腦中試著組織我的想法時,他們已經在侃侃而談,反應速度非常快。而其他歐洲國家的交換生也時常舉手發言,班上的亞洲學生則比較沉默一些。這裡的老師很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時常丟問題給學生,要學生思考並試著回答,大部分的歐洲學生似乎都很習慣這種上課方式,但對於我來說還不是很習慣,剛開始的每堂課甚至會緊張的冒手汗,但經過幾堂課後,也就慢慢能克服心理障礙適應這種上課方法。

另一個比較難適應的點是煙味,克羅埃西亞的抽菸人口很多,不論男女老少,他們愛抽菸的程度大概和台灣人愛喝手搖杯的程度不相上下,隨時隨地都可以聞到煙味,酒吧裡更是煙霧瀰漫,這裡的室內大部分都是開放抽菸的,就連宿舍走廊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抽菸,因此不習慣煙味的人一開始會很難適應,不過幾個禮拜後就能習慣,對我來說煙味已經是屬於克羅埃西亞的味道。

交換學生的課通常不多,歐洲學校也不盛行社團活動,因此有非常多空閒時間可以運用,我也很常和朋友到處旅行,一開始非常興奮,因為很多教堂、皇宮都是第一次見到,但是到後來會覺得有些疲倦,只想待在克羅埃西亞,不想出遠門,交換學生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種,而旅行也有很多種方式,我有朋友在一個禮拜裡飛了好幾個國家,也有朋友在一個地方待了三個禮拜體驗當地生活,這些都沒有對錯,只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大老遠跑到歐洲來虛度光陰就好,妥善運用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這裡的時間是自由的,沒有太多束縛,可以體驗任何新鮮事,也可以試著摸索自己的未來。交換學生會帶來多少成長,就看你願意嘗試多少事情。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