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 李同學





一、系別、姓名:化工所  李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奧地利  林茲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7/02/10~2017/06/30

摘要:

難得得到去歐洲交換一個學期的機會,出發前期許自己經過五個月的洗禮後,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更具有國際觀,在國際化的社會中具有競爭力。

本文詳述申請交換學生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其中英文能力為重點。出國前的準備,重點在於先跟同校同學聯絡,互相討論提醒代辦事項,一起出發比較放心。奧地利生活物價高,需自行下廚;參與一開始的德文課程,可以初步認識交換學生;善用廉價航空,能夠為自己省下許多錢。在群體中生活,要盡量用英文表達自己的看法,避免文化隔閡造成的誤會。

這五個月的交換生活,是我生命中非常寶貴的回憶。除了讓我更懂得如何跟異文化的人相處,更培養自己在陌生及多文化環境中生存的勇氣。

Abstract:

It’s very lucky for me to get the chance to attend the exchange program. I hope I can broaden my point of view and think more internationally after five months, in order to improve my compatibility in the globalized society.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procedures and memos for applying exchange program and Englis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Before going out, I suggest that discuss the details with your companion who goes to the same school with you at the same period, in order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done. Living expenses in Austria is very high, so it’s necessary to cook by yourself. The intensive German course is very useful for making new friends and improve your German skills. Take the most advantage of cheap flights can save you a lot of money. In order to get along well with foreign people,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try your best to express your opinion in English directly.


The five-month exchange life will be one of the best memory in my life. It not only makes me know how to get along well with foreign people, but also gives me the courage to survive in the new and multi-cultured environment.

1. 目的

歐洲一直都是令人很嚮往的地方。能夠利用學生時期去歐洲交換,不只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更能體驗當地的學生生活,不論是學習上的差異,還是生活習慣的不同。我期許自己能夠在五個月的洗禮後,擁有更開闊的視野及國際觀,並提升自己在多文化中的適應能力及競爭力,以因應日漸國際化的社會。

2. 過程

校內申請
需要交給國際事務處的資料有中英文自傳及讀書計畫(以第一志願的學校為目標撰寫讀書計畫)、英文成績單(以前一學期的成績列入評分)、英文檢定成績(托福或雅思)、推薦信至少兩封。申請碩士交換需要指導教授的簽名,而申請大學部交換需要導師的簽名。個人認為如果有交換的計畫,可以盡早準備英文檢定,以免因為成績不到標準又來不及重考而錯失交換的機會。我當時是考托福,並沒有補習,只用中國的考滿分網站提供的TPO進行練習。這個網站不錯,提供很充分的資源,還有不少考試技巧的分享。

2.2 出國前準備
A. 簽證:
關於如何拿到奧地利簽證,上網都會找到很多攻略。一個學期的簽證申請較為簡單,只需申請Visa D,簽證費用為100歐。需要準備的資料有來回機票、JKU的入學許可(英文)、JKU提供的Visa letter(德文)、宿舍提供的住宿證明、保險證明(超級重要,最好找有經驗的專員幫忙處理,必須包含申根、旅遊、健康等關鍵字才是正確的)、Visa申請的表格以及財力證明(英文,金額可先打電話跟奧地利辦事處的人確認,半個月約18萬。可送簽證資料當天直接去申請,我是申請郵局的,等10~15分鐘就OK了)。
送申請資料必須本人前往,因為要按手印,不過拿回護照不一定要本人,可以委託家人或旅行社代為取回。基本上資料齊全的話簽證很快就下來了,如果不齊全的話會打電話通知補件,補件可用email的方式,並不會太刁難。

B. 聯絡同校一起出發的同學:
可以先連絡一起出發的同學,一起買機票跟準備申請資料。因為資料很繁瑣,有人能討論比較不會遺漏東西,一起坐飛機也比較有照應。

C. 宿舍選擇:
我是選擇最多交換學生居住的raab heim,個人覺得還不錯。而且很多活動都會在raab heim舉行或從raan heim出發,整體來說比較方便。如果很在意廚房的人可以選擇ESH,比較多本地生居住,如果想要練習德文的人可以考慮。如果是女生的話不太推薦住wist heim,廁所跟浴室是公用的,而且shower的地方沒辦法鎖門,雖然同一層的人會有共識有人在洗澡的時候不要去廁所,但是就女生來說還是有些不安全。

D. 行李打包:
生活用品的部分可以先帶少量,到林茲再買。衣服的部分,我是準備發熱衣褲、一般長袖上衣、gortex的兩件式外套(很實用,外面那件可以當雨衣穿)還有gortex的球鞋(主打防水跟防滑,應付一般路面的薄冰完全沒有問題)。其他泡麵類跟醬油林茲都可以買到,也不會很貴,只是種類沒有那麼多。

E. 錢:
可以先帶1500歐,因為一開始開銷超大,一開始第一個月的房租加押金就差不多600歐了(我住raab heim雙人房),還要買生活用品跟學校提供的trip。雖然到JKU之後學校會要求交換生開一個銀行帳戶,也可以直接在同一個銀行申請信用卡,3個月保管費6歐。不過還是建議先在台灣辦一張信用卡,在奧地利的信用卡跟銀行卡下來之前會比較方便。我是直接開啟郵政金融visa卡的跨國提款跟非過卡交易功能,實驗證明在學校的銀行領錢沒問題,訂booking.com的hostel也沒有問題。

2.3 當地生活
A. 食:
外食實在太貴,隨便一個Pasta就要10歐,所以自己煮居多。因為星期天超市不會開,而星期六超市也只開到晚上六點,因此要早點儲備糧食。課與課之間間隔太短來不及回宿舍煮飯也可以吃學校的mensa,4歐可以吃很飽。
B. 交通:
註冊日當天mentor會帶你去辦Activ pass,有這一張在手,購買林茲tram或公車票的月票只要10歐無限次搭乘,買單程票也有半價優惠。除此之外也可以辦OBB的青年卡,19歐效期一年,26歲以下皆可申請,買奧地利境內的火車票有半價優惠,國際火車票也有七折優惠。

C. 網路及sim卡:
到達當天mentor直接帶我去hofer(當地超市)買Hot這間公司的sim卡跟10歐的加值卡,可以登入他們網站選擇方案,之後就用多少扣多少這樣。

D. 課程:
一開始學校會有德文密集課程,十分推薦參加,因為這是認識交換生的最快方式。因為我是零基礎,老師會不停讓我們重複練習口說,而且會強迫你跟同學交流。最後全班同學的名字、國籍跟喜好已經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
專業科目的部分,我在成大是主修化學工程,到JKU被分配到Polymer technologies and science (PTS)。因為我修的課程大部分是seminar的課程,主要還是聽老師授課,然後有期中期末考,感覺跟台灣沒有差很多。不過還是有比較積極參與的同學,這些同學多半有工作經驗,所以較能結合理論與實務,聽他們討論有時也能學到東西。
上課很特別的地方是問問題並不是舉手,而是用手指敲桌子發出聲音,基本上想問題隨時都可以問,並不會有不尊重老師的問題。

E. 活動:
學校跟學生會都會舉辦很多trip,可以盡量參加,能認識很多交換生。一個學期中會有許多stammtisch (食物分享會),根據地理位置分區,可以享受不同國家的美食,輪到亞洲stammtisch的時候就要下廚了。

F. 旅行:

來歐洲交換,旅行一定是一大重點。奧地利假期很多,我是夏季學期去,會遇到復活節連假,大約兩週。因為我不是喜歡提早排行程的人,所以無法享受到提早三個月訂票的優惠,不過善用廉價航空,還是可以在復活節假期中訂到倫敦到奧地利的29歐機票。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回顧這五個月,真的過得很快。從一開始不會喝酒、不喜歡去party、連要叫什麼英文名字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到最後十分珍惜跟朋友去旅行跟party的時光,還一起拍了影片慶祝捷克女生的生日;一開始總是不免會對每個國家的人有刻板印象,到最後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跟國籍無關。

來林茲大學交換的台灣人非常多,好處是生活上遇到問題很容易找人幫忙解決,壞處是容易自成小團體形成舒適圈。因此我覺得交換的目的非常重要,如果想把重點放在旅遊上面,那或許跟台灣人或亞洲人一起出去玩比較好,因為歐洲人的旅遊方式跟我們差非常多。亞洲人可能會做非常多功課,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所有打卡景點,而歐洲人在一個海灘就能夠消磨掉一個下午的時間,然後也不會太注重要吃什麼東西,而是把重點放在去哪邊喝酒。文化沒有好與不好的差別,只有你能不能接受的問題。

我是把重點放在認識朋友,因為我認為旅行可以自己去,但是能夠跟不同國家的人在同一個地方交換,一起創造回憶是非常難得的事情。能夠打入歐洲人的團體重點在於要強迫自己說英文,即使團體中有說中文的人,如果你說中文的話就代表把其他人排除在外,非常不尊重其他人,有時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異文化碰撞的時候一定會有小爭執跟誤會,但是試著放下自己的偏見,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對方的文化,才有可能交流。回顧跟這些歐洲人的相處,一開始非常不適應他們直接的情緒表露,但換個角度想,難道不是亞洲人都太壓抑了嗎?因為顧及對方感受,所以講話拐彎抹角,但其實你以為對方是這樣想,其實根本不是這樣想,當對方跟你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時候尤其明顯,所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十分重要。

曾有人問我這次交換滿分十分我給幾分,我毫不猶豫回答十分。雖然在國外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也有覺得自己怎麼會做這樣的決定,應該會有更好的做法的想法出現,但是這些煩惱都是我成長的養分。我覺得這次交換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帶給自己更多的勇氣吧!本來出國前十分焦慮,覺得自己什麼東西沒帶,什麼東西沒辦好,也怕自己偏內向的個性會交不到朋友,出國之後發現這些根本都是杞人憂天。只要你願意在宿舍走廊上跟別人說一聲hi,很有可能就可以開始一段對話。總而言之,交換的這一學期一定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回憶。只要願意放寬心胸,一定會滿載而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