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張同學
一、系別、姓名:法律系 張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奧地利 林茲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7/09/24~2018/02/14
摘要:
本文分為交換前的準備、交換的過程及交換的心得。在交換前準備的部分,主要給予交換申請之建議、英文檢定及奧地利Visa D簽證該如何準備。交換申請的排序除了依照喜愛的國家以外,也建議以交通方便程度及學校科系相關程度來排序。亦更新了奧地利Visa D申請應注意的事項及與林茲大學國際事務處往來因科系而遇到的問題希望可供未來學弟妹參考。交換過程則以食衣住行及旅遊規劃分項探討,並且簡單介紹選課之內容,由於英文授課的法律系課程較少,故分享一些選課及國外上課的差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alking about how to apply the exchange program and prepare the TOEFL iBT in short time. Also this article mentions the Austria Visa application procedures. Furthermore, I would recommend appliers should consider why they want to go abroad and exchange then arrange their priority school list which may different because of appliers’ goal of exchange. Introducing the course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teach in English and have a brief summary in order to show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s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 and Austria. Other things I mention in this article is about how to live in Linz, Austria. However, I don’t think a person who can survive very well if he/she cannot speak German, so I recommend you should learn the basic German then you can go to Austria. However, I think if someone is good at German, he or she should go to Germany rather than Austria because the accent is totally difference. To sum up, I will recommend all of the NCKU’s students to apply the exchange because school will give you some financial supports and this program will give you a lot of thought about your future!
1. 目的
對我自己來說,是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好好思考未來下一步想要做什麼。也不太能稱作是Gap year,因為依然必須在學校學習,仍然被體制跟框架拘束,只是在國外相對在台灣有更多可以靜下心思考的時間,無論是與親朋好友的時差,或是課程數目,都是讓自己有充裕時間可以跟自己對話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目的則是希望能夠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出國唸研究所,或者也可以說是觀摩外國的碩士課程是否真的比較紮實亦或是未來讀書及就業是否有可能在國外發展,白話文來說就是試水溫。
2. 過程
這邊會分成幾個部分來介紹,雖然說去林茲交換的學生很多,但我想我也有一些建議可能學長姐還沒提過的
2-1. 出國前
i. 準備英文檢定
我是考托福,基本上我是只做TPO的模擬試題,做完就去考試了。主要對文組學生來說比較困擾的會是托福很多題目都是從自然科學等科目去出考題,所以要背一些以前國高中從來沒見過的單字。可以抓專門準備托福單字的APP,坐車或無聊可以看看,重複出題的單字很多。做筆記也是必要的,單字題一定要把握。因為下一屆只要過英文門檻(通常歐洲是TOEFL iBT 79分)所以我會建議學弟妹,從閱讀跟聽力下手,可以在短時間內衝高分數。口說跟寫作算是要長時間紮馬步的,基本上考滿20/30不難,口說就每天試著練習TPO題目並且上去xination的部落格(Google就可以找到)套模板,我想20分以上並沒有問題;作文的話,有些人說字數多寡會影響分數,所以背模板也是可以考慮的,如果自己原本實力就很好,當然就自由發揮沒問題。Xination的部落格針對這些文題都有很多分析跟討論,至今也很受用。閱讀的部分,第一是要訓練閱讀速度,這點也可以上SK2的部落格看一下如何快速閱讀完文章,補習我倒是覺得非必要。聽力部分網路上有很多podcast,跑步或是坐車都可以聽來打發時間。我自己是準備一個多月就去考試了,暑假是很夯的考試時間,所以大家絕對要早點上去搶好的考場。PTT上面也有很多心得文,若有興趣可上去托福版參考。
ii. 選擇交換學校志願
下一屆開始變成英文只要過門檻就OK,不再成為採計分發交換校的標準,而是以在校成績跟審查資料為主,所以建議已經確定要申請學校的人要盡力拉高最後一個學期的成績。通常歐洲算是熱門國家,尤其北歐及西歐算是很搶手的,但也要考慮自己的科系,否則可能無法申請獎學金。因為成大簽約的學校有很多都是理工科系見長的學校,不一定有文組的科系,如果說商學院的話在歐洲還算熱門,但是我自己的科系,就不是每間學校都能夠申請的。我自己的案例是因為法律系大部份授課都是用德文,所以就算成大校級薦外後,JKU還是再三確定我是否願意在該校交換,因為他們能提供的英文法律系課程一個學期可能只有4~5門(這點其實不意外,除非是國際法或是仲裁等非內國法的課程,才有需要用英文開課,在成大也一樣,絕對不會有老師用英文上我國的民刑法的)
選校的部分,我會建議學弟妹先考慮自己的交換生活是想要走什麼樣的類型而定。第一種類型的學生單純是希望在畢業之前有一段時間,可以在歐洲到處走走看看,那這樣的話會建議在生活費較低廉的地區為前三志願,且最好是大城市,有機場並不代表就是大城市,像我交換的地方只有直飛英國倫敦,其他國家一律要坐火車到維也納機場。建議先看看當地機場飛哪邊,自己又打算要去哪裡旅行。(另外氣候也是重要考量因素,春夏季比較適合旅遊)
會建議選生活費較低廉的地方是因為通常住宿費會差很多,西歐國家絕對一個月一萬多台幣以上,但是到東歐的住宿費可能就只要幾千塊/月;第二種類型的學生可能考慮未來要在歐洲念研究所,那就建議要上學校網站看看他們的課程是否跟自己興趣、志向相合,如果是理工科的學生也有很多都會在當地找教授跟實驗室,以利之後申請歐陸研究所。如果說自己本身已經有修第二外語,會很推薦到二外的國家交換,這樣學習語言的速度真的會突飛猛進。
iii. 辦理簽證
之前學長姐提到奧地利在台辦事處不用繳簽證費100歐(網址參閱:https://goo.gl/thHUhC)、但是現在已經恢復要繳100歐了。基本上都是過一至兩個工作天就可以取件了,所以建議非台北人可以直接待個三天拿簽證或是拿單子請朋友代拿。半年的交換生是拿Visa D而非居留證,必須先確定回程機票,所以看是要買可以改期的機票,或是先確定好自己的修課及旅遊計畫比較好
iv. 需要從台灣攜帶的東西
我覺得電鍋並不是必備的,如果煮飯其實這邊有賣煮飯鍋才10幾歐,而且其實用普通的燉鍋也能煮白飯。但這邊沒看到圓盤夾式曬衣架,如果帶一個小型的無論是出去旅遊或是在宿舍都很實用。另外洗衣袋這邊也沒有,建議可以多帶幾個來,反正體積小重量輕。轉接頭建議買最簡單的,千萬不要買大顆的,因為這邊是內凹的插座,大顆的插不進去。萬國轉接頭可以買一個能接USB的,但相較最簡單的,仍有一些插座會容易滑落。在這邊買一個都要五歐以上,在台灣一個可能才20塊台幣,所以建議多幾個備用。如果有要去英國也記得先買好英國的轉接頭,和歐洲規格不一樣。另外這邊電子用品維修都很貴,而且又要等很久,建議出國前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手機、電腦是否有異常或需要更換零件的。隱形眼鏡跟藥水我都有帶夠半年份,其實藥水這邊也可以上amazon買,只是價格有稍微貴一點,可以自行依行李限重考慮。衣服可以到這邊再買,Primark、H&M、Mango、Zara店面在輕軌站可到的PlusCity,所以不用帶太多,之後如果有機會出國,也有更多店家可以購物。如果想要購物建議可以到德國,坐國鐵買預售票只要19歐就可以到慕尼黑,無論是衣服或是藥妝都會比奧地利便宜。
2. 交換期間
i. 食
這邊大部份吃飯都必須要自己煮,外食一餐在餐廳都要10幾歐幾跳,在mensa(學校餐廳)吃飯也不便宜,而且不太好吃。如果偶而在外肚子餓可以考慮買Kebab,幾乎全歐洲都有,就是類似台灣沙威瑪的中東漢堡,一份大約2.5-4.5歐。Linz有很多亞洲超市也有很多土耳其超市,通常亞洲超市是用來買海鮮、醬油、泡麵、生米、白麵條等等的;而土耳其超市通常都是買肉,因為價格大概在普通超市的半價左右,而且因為是清真標準,所以會放血,奧地利大多數的肉不放血,會有腥味。超市的話Penny、Billa、Hofer都是滿便宜的超市,第一家在學校附近,後面兩家在Raab Heim跟ESH附近走路可達。要注意的是這邊商店大多數都很早關,尤其奧地利超市跟百貨週日不營業,週六更是晚上六點就關門,平日八點關門,對身處便利超商環伺的台灣人來說剛開始會非常不習慣。
ii. 衣
天氣會在11-12月變得超級冷,要記得穿夠厚的外套,衣服的購買如同前述。基本上穿著都是洋蔥式穿法,因為屋內會開超熱的暖氣,輕軌跟公車也是,所以如果都是不能穿脫的衣服在室內會非常不舒服。
iii. 住
學校會讓交換生抽籤,我想住KHG但沒抽到,所以住在Raab Heim。住在Raab Heim的好處是每天都會有打掃人員來打掃公共空間,也會幫你換床單跟打掃房間(兩週一次),而且交換生大多都住Raab Heim,如果在宿舍Party到很晚就可以直接回家睡覺。住ESH的好處是當地人比較多,所以比較溫馨,但打掃沒有像Raab Heim一樣。其實住什麼宿舍沒有差很多,而且學校宿舍品質均算蠻好,房間也很大。
iv. 行
交通部分,建議大家在下飛機之後就辦奧地利國鐵的半價卡,這樣你第一趟旅程到林茲就回本了(除非你先幾個禮拜上網預訂當天的9歐車票)之後買票都是全票的半價,如果臨時有需要彈性時間的車票(例如VIE機場回林茲),雖然說沒有比預訂票便宜,卻方便很多!林茲的交通坐輕軌居多,1號2號都可以搭回學校,ESH樓下有33號公車可以到另外一個輕軌站,旁邊也有Kika跟Hofer (類似ikea跟家樂福的商店)開學前就會有Mentor帶交換生去辦市民證,就可以用一個月10歐的價錢買月票,記得每個月都要去自動售票機買,並輸入你的市民證號碼,隨身攜帶。
v. 課程
1. Advanced English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w
這堂課我十分推薦,可以紮實的重新訓練英文寫作能力,而且對未來工作也很有幫助。班上除了我以外全部都是學位生,也有很多碩士生。課程為了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所以有時候需要週六上課,我覺得loading蠻重的。這堂課一半是理工科的學生、一半是法律系的學生,上課時常分組討論,會需要做oral presentation跟一份期末package,裡面包含10篇短文summary加上3篇長文summary,另外還有一些單字表跟圖表分析等等。
2.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法律系的課要到另外一個校區上課,要坐輕軌再走路,如果有需要知道詳細資訊可以再問我。這堂課是期末口試,基本上就是一些仲裁的基本理論跟case study這樣。
3. 德文課程
我完全沒有德文基礎,但在奧地利還是還可以生活,當然如果你會德文是更好的。因為初級的德文課太大班,進度又很慢沒體系,我覺得自己唸書會是比較快的方法,如果對德文有興趣可以在台灣先學,之後直接上A2或B1會比較好。
vi. 旅遊
在歐洲就是先訂票有優惠,如果確定時間就趕快訂票絕對不會錯。ESN這個學校組織今年有和歐洲最大的Ryanair航空合作,所以購買ESN Card可以票價打85折加送20kg的托運行李,非常實用,最多可以訂10趟班機。另外國際學生證ISIC卡也在歐洲很好用,大家在台灣可以辦一張,到sta travel找看看有沒有便宜機票,且國際學生證在購買門票的時候也常常可以打折甚至免費參觀。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我覺得大家在交換之前,要先調整心態,且確定自己交換到底要出來幹嘛,才不會在交換時徬徨甚至擔心自己在浪費時間,尤其是很多學生都是在已經修完畢業學分後才出國,這時候朋友同學都已經在找工作甚至在上班了,若自己還不確定為何出國交換會非常焦慮。 另外歐洲生活對台灣人來說並不是很便利,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工時比較短的關係,同時有壞處也有好處,可以趁機觀察一下歐洲人平常都怎麼「生活」。趁年輕的時候出國半年或一年的機會很難得,工作後也很難再有機會長居某一個城市一年半載,這跟旅遊是完全不同的。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沒有孰優孰劣,只要自己喜歡這樣過生活就夠了。通常很多交換學校並不是首都,但是卻更赤裸地展現一個國家真實的樣貌,而非國家包裝過後給你的第一印象。對我而言,去歐洲是一趟確定自己更愛台灣的旅程,對有些人說也許是增加競爭力或海外機會的門票,無論如何,這個選擇都值得你去嘗試。畢竟歲月還這麼長,花半年去思索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也不算太奢侈,尤其是這還是機會成本最小的時候,學校又能提供你獎學金。
摘要:
本文分為交換前的準備、交換的過程及交換的心得。在交換前準備的部分,主要給予交換申請之建議、英文檢定及奧地利Visa D簽證該如何準備。交換申請的排序除了依照喜愛的國家以外,也建議以交通方便程度及學校科系相關程度來排序。亦更新了奧地利Visa D申請應注意的事項及與林茲大學國際事務處往來因科系而遇到的問題希望可供未來學弟妹參考。交換過程則以食衣住行及旅遊規劃分項探討,並且簡單介紹選課之內容,由於英文授課的法律系課程較少,故分享一些選課及國外上課的差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alking about how to apply the exchange program and prepare the TOEFL iBT in short time. Also this article mentions the Austria Visa application procedures. Furthermore, I would recommend appliers should consider why they want to go abroad and exchange then arrange their priority school list which may different because of appliers’ goal of exchange. Introducing the courses of law department which are teach in English and have a brief summary in order to show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s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 and Austria. Other things I mention in this article is about how to live in Linz, Austria. However, I don’t think a person who can survive very well if he/she cannot speak German, so I recommend you should learn the basic German then you can go to Austria. However, I think if someone is good at German, he or she should go to Germany rather than Austria because the accent is totally difference. To sum up, I will recommend all of the NCKU’s students to apply the exchange because school will give you some financial supports and this program will give you a lot of thought about your future!
1. 目的
對我自己來說,是給自己半年的時間好好思考未來下一步想要做什麼。也不太能稱作是Gap year,因為依然必須在學校學習,仍然被體制跟框架拘束,只是在國外相對在台灣有更多可以靜下心思考的時間,無論是與親朋好友的時差,或是課程數目,都是讓自己有充裕時間可以跟自己對話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目的則是希望能夠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出國唸研究所,或者也可以說是觀摩外國的碩士課程是否真的比較紮實亦或是未來讀書及就業是否有可能在國外發展,白話文來說就是試水溫。
2. 過程
這邊會分成幾個部分來介紹,雖然說去林茲交換的學生很多,但我想我也有一些建議可能學長姐還沒提過的
2-1. 出國前
i. 準備英文檢定
我是考托福,基本上我是只做TPO的模擬試題,做完就去考試了。主要對文組學生來說比較困擾的會是托福很多題目都是從自然科學等科目去出考題,所以要背一些以前國高中從來沒見過的單字。可以抓專門準備托福單字的APP,坐車或無聊可以看看,重複出題的單字很多。做筆記也是必要的,單字題一定要把握。因為下一屆只要過英文門檻(通常歐洲是TOEFL iBT 79分)所以我會建議學弟妹,從閱讀跟聽力下手,可以在短時間內衝高分數。口說跟寫作算是要長時間紮馬步的,基本上考滿20/30不難,口說就每天試著練習TPO題目並且上去xination的部落格(Google就可以找到)套模板,我想20分以上並沒有問題;作文的話,有些人說字數多寡會影響分數,所以背模板也是可以考慮的,如果自己原本實力就很好,當然就自由發揮沒問題。Xination的部落格針對這些文題都有很多分析跟討論,至今也很受用。閱讀的部分,第一是要訓練閱讀速度,這點也可以上SK2的部落格看一下如何快速閱讀完文章,補習我倒是覺得非必要。聽力部分網路上有很多podcast,跑步或是坐車都可以聽來打發時間。我自己是準備一個多月就去考試了,暑假是很夯的考試時間,所以大家絕對要早點上去搶好的考場。PTT上面也有很多心得文,若有興趣可上去托福版參考。
ii. 選擇交換學校志願
下一屆開始變成英文只要過門檻就OK,不再成為採計分發交換校的標準,而是以在校成績跟審查資料為主,所以建議已經確定要申請學校的人要盡力拉高最後一個學期的成績。通常歐洲算是熱門國家,尤其北歐及西歐算是很搶手的,但也要考慮自己的科系,否則可能無法申請獎學金。因為成大簽約的學校有很多都是理工科系見長的學校,不一定有文組的科系,如果說商學院的話在歐洲還算熱門,但是我自己的科系,就不是每間學校都能夠申請的。我自己的案例是因為法律系大部份授課都是用德文,所以就算成大校級薦外後,JKU還是再三確定我是否願意在該校交換,因為他們能提供的英文法律系課程一個學期可能只有4~5門(這點其實不意外,除非是國際法或是仲裁等非內國法的課程,才有需要用英文開課,在成大也一樣,絕對不會有老師用英文上我國的民刑法的)
選校的部分,我會建議學弟妹先考慮自己的交換生活是想要走什麼樣的類型而定。第一種類型的學生單純是希望在畢業之前有一段時間,可以在歐洲到處走走看看,那這樣的話會建議在生活費較低廉的地區為前三志願,且最好是大城市,有機場並不代表就是大城市,像我交換的地方只有直飛英國倫敦,其他國家一律要坐火車到維也納機場。建議先看看當地機場飛哪邊,自己又打算要去哪裡旅行。(另外氣候也是重要考量因素,春夏季比較適合旅遊)
會建議選生活費較低廉的地方是因為通常住宿費會差很多,西歐國家絕對一個月一萬多台幣以上,但是到東歐的住宿費可能就只要幾千塊/月;第二種類型的學生可能考慮未來要在歐洲念研究所,那就建議要上學校網站看看他們的課程是否跟自己興趣、志向相合,如果是理工科的學生也有很多都會在當地找教授跟實驗室,以利之後申請歐陸研究所。如果說自己本身已經有修第二外語,會很推薦到二外的國家交換,這樣學習語言的速度真的會突飛猛進。
iii. 辦理簽證
之前學長姐提到奧地利在台辦事處不用繳簽證費100歐(網址參閱:https://goo.gl/thHUhC)、但是現在已經恢復要繳100歐了。基本上都是過一至兩個工作天就可以取件了,所以建議非台北人可以直接待個三天拿簽證或是拿單子請朋友代拿。半年的交換生是拿Visa D而非居留證,必須先確定回程機票,所以看是要買可以改期的機票,或是先確定好自己的修課及旅遊計畫比較好
iv. 需要從台灣攜帶的東西
我覺得電鍋並不是必備的,如果煮飯其實這邊有賣煮飯鍋才10幾歐,而且其實用普通的燉鍋也能煮白飯。但這邊沒看到圓盤夾式曬衣架,如果帶一個小型的無論是出去旅遊或是在宿舍都很實用。另外洗衣袋這邊也沒有,建議可以多帶幾個來,反正體積小重量輕。轉接頭建議買最簡單的,千萬不要買大顆的,因為這邊是內凹的插座,大顆的插不進去。萬國轉接頭可以買一個能接USB的,但相較最簡單的,仍有一些插座會容易滑落。在這邊買一個都要五歐以上,在台灣一個可能才20塊台幣,所以建議多幾個備用。如果有要去英國也記得先買好英國的轉接頭,和歐洲規格不一樣。另外這邊電子用品維修都很貴,而且又要等很久,建議出國前先檢查一下自己的手機、電腦是否有異常或需要更換零件的。隱形眼鏡跟藥水我都有帶夠半年份,其實藥水這邊也可以上amazon買,只是價格有稍微貴一點,可以自行依行李限重考慮。衣服可以到這邊再買,Primark、H&M、Mango、Zara店面在輕軌站可到的PlusCity,所以不用帶太多,之後如果有機會出國,也有更多店家可以購物。如果想要購物建議可以到德國,坐國鐵買預售票只要19歐就可以到慕尼黑,無論是衣服或是藥妝都會比奧地利便宜。
2. 交換期間
i. 食
這邊大部份吃飯都必須要自己煮,外食一餐在餐廳都要10幾歐幾跳,在mensa(學校餐廳)吃飯也不便宜,而且不太好吃。如果偶而在外肚子餓可以考慮買Kebab,幾乎全歐洲都有,就是類似台灣沙威瑪的中東漢堡,一份大約2.5-4.5歐。Linz有很多亞洲超市也有很多土耳其超市,通常亞洲超市是用來買海鮮、醬油、泡麵、生米、白麵條等等的;而土耳其超市通常都是買肉,因為價格大概在普通超市的半價左右,而且因為是清真標準,所以會放血,奧地利大多數的肉不放血,會有腥味。超市的話Penny、Billa、Hofer都是滿便宜的超市,第一家在學校附近,後面兩家在Raab Heim跟ESH附近走路可達。要注意的是這邊商店大多數都很早關,尤其奧地利超市跟百貨週日不營業,週六更是晚上六點就關門,平日八點關門,對身處便利超商環伺的台灣人來說剛開始會非常不習慣。
ii. 衣
天氣會在11-12月變得超級冷,要記得穿夠厚的外套,衣服的購買如同前述。基本上穿著都是洋蔥式穿法,因為屋內會開超熱的暖氣,輕軌跟公車也是,所以如果都是不能穿脫的衣服在室內會非常不舒服。
iii. 住
學校會讓交換生抽籤,我想住KHG但沒抽到,所以住在Raab Heim。住在Raab Heim的好處是每天都會有打掃人員來打掃公共空間,也會幫你換床單跟打掃房間(兩週一次),而且交換生大多都住Raab Heim,如果在宿舍Party到很晚就可以直接回家睡覺。住ESH的好處是當地人比較多,所以比較溫馨,但打掃沒有像Raab Heim一樣。其實住什麼宿舍沒有差很多,而且學校宿舍品質均算蠻好,房間也很大。
iv. 行
交通部分,建議大家在下飛機之後就辦奧地利國鐵的半價卡,這樣你第一趟旅程到林茲就回本了(除非你先幾個禮拜上網預訂當天的9歐車票)之後買票都是全票的半價,如果臨時有需要彈性時間的車票(例如VIE機場回林茲),雖然說沒有比預訂票便宜,卻方便很多!林茲的交通坐輕軌居多,1號2號都可以搭回學校,ESH樓下有33號公車可以到另外一個輕軌站,旁邊也有Kika跟Hofer (類似ikea跟家樂福的商店)開學前就會有Mentor帶交換生去辦市民證,就可以用一個月10歐的價錢買月票,記得每個月都要去自動售票機買,並輸入你的市民證號碼,隨身攜帶。
v. 課程
1. Advanced English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w
這堂課我十分推薦,可以紮實的重新訓練英文寫作能力,而且對未來工作也很有幫助。班上除了我以外全部都是學位生,也有很多碩士生。課程為了要在聖誕節前結束,所以有時候需要週六上課,我覺得loading蠻重的。這堂課一半是理工科的學生、一半是法律系的學生,上課時常分組討論,會需要做oral presentation跟一份期末package,裡面包含10篇短文summary加上3篇長文summary,另外還有一些單字表跟圖表分析等等。
2.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法律系的課要到另外一個校區上課,要坐輕軌再走路,如果有需要知道詳細資訊可以再問我。這堂課是期末口試,基本上就是一些仲裁的基本理論跟case study這樣。
3. 德文課程
我完全沒有德文基礎,但在奧地利還是還可以生活,當然如果你會德文是更好的。因為初級的德文課太大班,進度又很慢沒體系,我覺得自己唸書會是比較快的方法,如果對德文有興趣可以在台灣先學,之後直接上A2或B1會比較好。
vi. 旅遊
在歐洲就是先訂票有優惠,如果確定時間就趕快訂票絕對不會錯。ESN這個學校組織今年有和歐洲最大的Ryanair航空合作,所以購買ESN Card可以票價打85折加送20kg的托運行李,非常實用,最多可以訂10趟班機。另外國際學生證ISIC卡也在歐洲很好用,大家在台灣可以辦一張,到sta travel找看看有沒有便宜機票,且國際學生證在購買門票的時候也常常可以打折甚至免費參觀。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我覺得大家在交換之前,要先調整心態,且確定自己交換到底要出來幹嘛,才不會在交換時徬徨甚至擔心自己在浪費時間,尤其是很多學生都是在已經修完畢業學分後才出國,這時候朋友同學都已經在找工作甚至在上班了,若自己還不確定為何出國交換會非常焦慮。 另外歐洲生活對台灣人來說並不是很便利,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工時比較短的關係,同時有壞處也有好處,可以趁機觀察一下歐洲人平常都怎麼「生活」。趁年輕的時候出國半年或一年的機會很難得,工作後也很難再有機會長居某一個城市一年半載,這跟旅遊是完全不同的。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沒有孰優孰劣,只要自己喜歡這樣過生活就夠了。通常很多交換學校並不是首都,但是卻更赤裸地展現一個國家真實的樣貌,而非國家包裝過後給你的第一印象。對我而言,去歐洲是一趟確定自己更愛台灣的旅程,對有些人說也許是增加競爭力或海外機會的門票,無論如何,這個選擇都值得你去嘗試。畢竟歲月還這麼長,花半年去思索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也不算太奢侈,尤其是這還是機會成本最小的時候,學校又能提供你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