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 毛同學



一、系別、姓名: 工科系 毛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斯洛伐克 考門斯基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7/09~2018/06

摘要:

斯洛伐克,擁有歐洲絕佳地理位置,位於歐洲大陸的中心,對於會利用交換期間的學生們非常的便捷,去歐洲的每個地方都極為方便。與世界聞名的城市布拉格所屬的國家捷克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於1993年一月宣布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歷史上難得和平獨立的國家之一。
這份報告簡述申請的目的、過程與心得。從一開始的考量、出國前的準備事項等等都有詳細的說明。用分析的方式,讓之後想申請這所學校的同學能在選擇志願時,有個更深入的了解。

Abstract:

Slovakia is a country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Europe.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it’s very convenient to travel to every country in Europe. It was known as the Czechoslovak Republic before January of 1993, Slovak government announced independence.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achieved independence peacefully through history.
This report concludes why and how I applied this project and shares my experience through this year. Analyzed pros and cons of Comenius University and the Bratislava city.

1. 目的

出國念書,一直是我的夢想之一。想要走出島國,去外面的世界走一遭。而在大四以前,因為學校課業繁忙加上外務有點多,所以一直沒機會申請交換學生計畫。在大三時,確立了自己不想要念研究所的決定,故而希望能在大學有機會到國外走走,從而申請了學校的outgoing 交換學生計畫。大家都問我,為何會選擇一個很多人不知道也不瞭解的國家?正因為他的不有名,才讓我決定要利用這次機會去看看,或許以後我再也不會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

2. 過程

校內申請
交換學生申請有一些門檻需要比較早準備,像是英文門檻等等。我是大三時決定要申請交換,所以在成績上要比以往注意平均70分以上。在英文考試這個部分,我是選擇IETLS而不是托福。主要原因是我覺得紙本考試、口試面對主考官,會比起托福的電腦測驗容易且簡單。如何準備IELTS每個人準備方式不同,我主要是在考前有寫了三份模擬題本,覺得效果不錯,能比較熟悉考試題型、了解自己的弱項。
出國前代辦事項
1. 與交換學校負責人取得聯繫
收到交換學校的確認信件後,交換學校負責人會寄信說明申請流程、開學相關事宜,需要填寫一份校方給予的表格,申請住宿、申請語言課程(可自行選擇參與)等等。
2. 簽證
在斯洛伐克,沒有所謂的學生簽證。要去念書或是工作可以透過兩個方式:
A. 打工度假簽證
打工度假簽證,雖然期效是一年,但裡面卻有規定只能工作或是讀書六個月,所以適合交換半年的學生,申請起來的手續比較簡單且快速。
B. 短期居留證
若是像我一樣,交換一年的話,就一定要申請短期居留證。在申請的時候,因為交換學校在七月才正式寄入學通知到成大,在居留證申請方面,如果要在斯洛伐克在台經濟辦事處申請居留證,時間會來不及(居留證申請流程與等待時間為期一到三個月)所以先藉由申根旅遊簽去到當地的外事警察局申請(同期的交換學生皆用此方式申請)。
詳細的申請流程與文件準備還須上網參考,網址:www.mic.iom.sk
3. 保險
保險主要看交換國家與交換學校有沒有特別規定,不然我個人建議在台灣進行投保動作,萬一真有需要做保險理賠感覺會比較方便。以歐洲區來說,很多保險公司都會推出申根區的特別保險,但其實申根保險的意思指是:保額要達到一定的額度。所以如果你的綜合保額是高於標準就符合規定。舉例來說,我自己是保富邦的半年旅遊平安險(旅平險最長保半年)加上一年的十全大補(包含傷害與海外醫療等等),我兩個保額加起來超過規定標準就可以了。
*補充:保險保什麼主要還是看個人比較重視哪一方面,有的以意外傷害為主,有的兼顧突發疾病,保險公司也會推出留學專案,但經比較後通常留學專案的保費比較高,所以可以自己做比較。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些整理:http://namaw1995.pixnet.net/blog/post/463584683
4. 住宿
考門斯基大學有提供便宜的學生宿舍,一個月約75歐元相當於台幣的2700元,也有比較高檔的住宿,看個人需求。大部分的交換學生都是住在這個相對便宜的學生宿舍,主要原因除了便宜外,還可以認識各地的交換生,加上宿舍樓下有夜店、酒吧等等(在台灣完全不敢想像這樣的宿舍),對於交換生來說無疑是個絕佳的住宿地點。
5. 金錢使用
當交換學生的這一年裡,很重要的就是金錢如何支付。不可能把所有需要的現金放在身上帶去歐洲,如何選擇使用的塑膠貨幣或是減少匯款手續費支出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在歐洲大多數地區,塑膠貨幣是非常通行的。以斯洛伐克為例,幾乎所有商店都可以使用信用卡,這時候選擇一款海外刷卡現金回饋趴數高於海外刷卡手續費1.5%就會比較划算。而這種信用卡很多銀行都有出相關的卡種,上網查詢都會有詳細介紹。
關於當地開戶,建議若是交換半年可以自行選擇需不需要在當地開戶,交換一年,如果不在當地開戶就會比較不方便,總是會有用到現今的時候,而使用台灣銀行卡在歐洲提領現金就需支出高額手續費,非常的不划算。我是在當地VUB銀行開一個帳戶,辦完之後就把一年要用的錢都通通匯到這個帳戶。要注意的是:歐洲很多銀行每個月都需要管理費,不過通常學生或是低於26/27歲的青年能享有免管理費的優惠。而在歐洲辦銀行的過程中,發現雖然他們信用卡並沒有像台灣有各種優惠活動,但是匯款歐洲境內、在歐洲境內刷卡都不用手續費(具體還是要看銀行規定)
*補充:可以參考我的文章:http://namaw1995.pixnet.net/blog/post/460859630
6. 課程選擇
為符合學校交換生義務與獎學金補助規定,我採用新制規範:最少修習三門課,至少一門與交換學院相關之課程。此次交換的學院為Faculty of Mathematics, Physics and Informatics,並沒有特定指定交換的系所。在這一年,我修習了Slovak Language、Web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English for Management、Graph Algorithm、Marketing Analytics、Big Data Science。很多人都會問我怎麼會選了那麼多外系的課程,一方面考門斯基大學理工學院在網站上公布提供英語授課的課程並不正確。很多課程到當地去上課才發現教授不願意用英文授課,所以在課程的選擇上不多。相對之下管理學院來自各國的交換學生非常多,所以英語授課課程選擇多,也比較不會有教授不願意用英語授課的情形。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想藉由這次機會接觸一些有關經濟與管理的課程。
整體而言,一開始對課程的期待度很高,但是真正上課之後發現,這邊教授上課態度滿放任的,對於上課內容也都是教一些很基本的東西或是常常放假,所以如果是想來這所學校交換的不管是交換到哪個學院,對於學術上都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比較好,當然主要還是看你選到的教授。通常管院的課是專門開給交換生的課程,上課內容、作業、分數都會超涼又超甜。Marketing Analytics的老師因為學生過多而電腦不夠用,所以選擇拆成兩班隔周授課,很巧的是,那個學期放了三次星期一的假,所以這堂課實際上我整學期只上了四次(全程出席的情況)能學到的東西真的很有限。
Graphic Algorithm,授課教授為Tatiana. Jajcayova。上課使用的課本為Douglas B. West所著的Introduction to Graphic Theory。學習的內容主要就是各種圖形理論的定義與論證,上課不定時有小考但不會計分,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主要評分依據為期末專題,題目不難,把上課學習到的理論實際操作一遍。例如我寫的是判斷圖形序列是否存在,使用的語言不拘,我使用的是PHP。教學內容很仔細清楚,教授本身是走理論派,不會寫程式,在專題上如果有需要程式方面的協助就會是助教負責。
Big Data,授課教授Eugen. Molnar。上課使用教授的講義,並無指定課本。使用R studio撰寫R語言。教授為一個老先生,講話很小聲,也常常不知所云加上口音重,大概70%都不知道教授在說什麼,授課內容架構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主要是靠自學去完成作業。上課時間,教授常常會在上課前半小時寄信說會晚到半個小時(但是從宿舍到學校就要半個小時)或是出差、多放一個復活節假期等等,整體上課時數也是非常少,能學到的東西很有限。評分標準主要為上課課堂參與度與期末專題。上課參與度主要是看教授感覺,我有個同學只在學期初上了一堂課之後再也沒去過,而我前面都有去上課也都有跟老師互動,但在接近期末時請了一次假,好巧不巧請假之後的下兩周又都放假,教授就覺得很久沒看到我,把我們分數算一樣。期末專題主題不限,教授要求須要做出一個完整的數據分析加上商業報告。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申請交換最重要需要事就是搞清楚自己交換的目的是什麼?生活體驗?玩遍歐洲?學術體驗?工作實習?就我而言,是想要體驗歐洲生活還有學術氛圍。因為本身很懶得一直出去旅遊,所以希望可以找個自己喜歡的城市,悠閒地待著。在這個部分,因為事前沒有做好功課,又或者是對這個城市初步的了解只能找到遊客分享的遊記,真正到達當地的時候,失望的情緒是多於興奮的。對Bratislava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蕭條。很像衰落的工業城,而且道路上都是一些比較大的交通幹道,離開市中心之後,真的很像身在台南到高雄的省道上。而我所期待的是每天能在巷弄亂晃的樂趣。雖然這個城市很無聊,但到很多地方都很方便,像是布達佩斯、布拉格、維也納等等。在與人交流這一塊,斯洛伐克人非常友善也非常可愛,在路上有時候看不懂標示,都會遇到有人很親切地提供幫忙,如果語言不通也會很努力的比手畫腳地想要幫忙。
斯洛伐克雖然沒有大城市,但是這個國家的自然美景是很出名的,我自己有去過北邊位於Tatra山脈的Slovak Paradise健行。有非常多的路線,可以根據想要看的風景與路程長短來決定走哪一條道路。整體而言,我認為Bratislava是個適合喜愛常常出去玩,不喜歡大城市的人來交換的地方,我認識的各國交換生幾乎每個月都至少出去旅遊一次。
當初申請的時候成大剛跟這所學校簽約,所以沒有資料也沒有學長姐心得分享,有種開路先鋒的感覺,體驗過後也大失所望。加上理工學院負責人做事很不負責任,基本上平日上課時間也很難在辦公室看到他的蹤影,這也讓我這一年無論是剛開始的學院報到注意事項、學生證寄送、選課等等各種相關問題都無從得知,要自己到當地去尋找各種門路。相對之下文學院跟管理學院的負責人就很正常,不會有這種問題出現。
與成大不同,這所學校學院與學院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系統,比較像各自為政的單位,各種規定、選課系統都不一樣,對於想要跨院修課的學生很不方便。在開課方面,教授權力非常大,即使只有一個學生,仍可以開課。而課程時間也是可以協調的,透過學生聯署與教授協調,雙方協調可以的時間,找到一間空教室,就可以上課。
交換期間認識了滿多歐洲朋友,也打破了很多既有的刻板印象,同時在看到每個城市的不同,不管是城市規劃、交通、旅遊等等,都會讓我想到台灣的各個地方,哪邊能改進,哪邊已經做得很好,原本就很愛自己的土地,出去之後更加的喜愛台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