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黃同學



一、系別、姓名:外文系 黃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波蘭 雅捷隆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7/09/17~2018/03/16

摘要:

本報告書記載了交換申請的目的初衷、申請方法以及心得建議。

對於國人來說,「波蘭」相對不是一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我們對於這個國家似懂非懂,印象通常只停留在其為蘇聯的成員國,對於波蘭的文化特色卻是鮮少人研究。在少有旅遊書籍、網誌介紹的前提下,我們用我們所聽、看、感受記錄下來這異國文化的差異。波蘭位於中歐,鄰近德國、斯洛伐克、捷克等國家,但文化及語言上與俄羅斯的影響較為深遠。由於位處中歐地區,交通便捷,去到各地旅遊都很方便,同時也因為地勢低平,沒有天然屏障,導致波蘭在歷史上遭到許多外來民族侵略,建國復興之路一波三折。

報告書將會分為食、衣、住、行等四個部分詳細介紹波蘭的文化特色,希望能夠給未來來到這個國家的學弟妹們一個參考的依據。

Abstract:

The report has recorded the true reason why I applied for the exchange student, the way and the suggestions to be an exchange student.

For most Taiwanese people, Poland is not a popular travel destination in Europe. Except being a member of Soviet Union, we know few about Poland, not to mention about its culture and food. I observed the country through my ears, eyes and encounter because of a 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Poland in books or on the internet. Poland locates in central Europe, besides Germany, Slovak Republic, and Czech Republic.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culture and the language, they are more influenced by Russia. Thank to its location, it is very convenient to travel around Europe. In other hand, because of a lack of natural barrier, Poland encounters aggressions from many other countries. Polish also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to reform their country.

The report will discuss in four categories base on food, clothes (weather), accommodation, traffic. Hope it can help those who are heading to Poland.

1. 目的

身為外文系學生,英文的運用對於我們來說是必備的技能之一,但是在台灣社會中,我們能夠將英文真正靈活運用到生活上的機會不多,這讓我興起了出國交換的念頭。相較於其他地區,歐洲的國家密度較高,交通便利,可以在最低的時間成本下踏遍最多的城市。

2. 過程

交換學生的申請必須要在交換的前一年完成。申請的文件需要有履歷、讀書計畫、師長推薦函、在校成績及英文檢定成績,各屆的詳細加權評分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不出這幾項。如果在校成績不理想的話,就可以用其他項分權來補足分數,以爭取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在波蘭的半年,也許是因為時間長度的關係還不夠深入,或者是語言的隔閡還沒有辦法支撐我深入體會到很「波蘭」的文化,我並沒有太多的文化衝擊,卻有許多很新奇的體驗。

甲、 食:
  波蘭的食物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跟亞洲食物有些異曲同工之妙,例如說最著名的傳統食物Pierogi其實就是波蘭餃子,跟台灣的餃子一樣可以用水煮或者油煎,但是內餡卻是大大不同,有甜的口味或者鹹的口味。甜的裡面包草莓外面淋酸奶,鹹的裡面包裹雞或魚的絞肉,調味方式也很不一樣,有機會可以去試試看!

普遍來說,波蘭的食物偏鹹,所以可以看到波蘭人會配一杯紅莓果汁或者啤酒。顛覆我們傳統印象的是,波蘭人也吃動物的內臟,可以在超市或者是自助餐店買到雞胗、雞肝等物。波蘭最傳統的道地餐廳非牛奶吧莫屬了,裡面提供的餐點不貴,通常10-20zl就可以飽餐一頓,而且是最道地的庶民餐點,是想要省錢吃餐廳的好選擇。

以成功大學過去的交換學生來說,通常會被分配在Piast宿舍裡面,宿舍裡面有廚房可以讓我們國際學生烹調自己家鄉的食物,也是我最常解決三餐的方法。一樓有咖啡廳兼酒吧,有時候會舉辦一些派對,是個跟朋友聚會的好地點。在宿舍隔壁就有一間Biedronka超市(小瓢蟲超市),購買食材非常方便。

乙、 衣:
波蘭的冬天非常冷,在二月接近春天之際最冷,氣溫可以到達零下二十度。但是因為歐洲普遍較為乾燥,而且室內都會提供暖氣,所以低溫並不會讓人造成太大的不適。特別注意的是,在波蘭建議薄上衣厚外套的穿著,因為室內暖氣非常乾燥悶熱,如果穿著發熱衛生衣會非常不舒服且不方便。可以斟酌,來了再購買當地的服飾,也比較符合這邊的氣候。

來到波蘭,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波蘭人人手一件4F的外套。4F是波蘭知名品牌,主要販賣運動服飾,如跑步外套、T恤、運動褲、背包等,價格不貴,建議可以有一件防水保暖的外套,克拉克夫的天氣較為陰冷,常常飄雨飄雪,可以趁黑色星期五的時候購買,會有50-70%的折扣,非常划算。

鞋子的部分由於克拉克夫冬天時會積雪,路上有時候會較為濕滑,建議可以準備靴子以因應這邊的氣候。挑選要點為內層需有刷毛,鞋底厚且溝紋深,最重要要防水。波蘭的國民品牌Lacoski是當地人推薦給我的,價格不貴,台幣1500就可以有一雙真皮的靴子,可以參考看看。

丙、 住:
歷屆交換到亞捷隆大學的成大學生好像都是在Piast宿舍,離校區不算遠,端看系館的位置,走路到市區大約30-40分鐘。Piast宿舍也有兼做Hostel經營,所以有時可以看到一些社會人士投宿。一樓的櫃檯有24小時輪班,櫃台人員會說英文。另外,一樓也有ATM提款機、郵局、影印店、咖啡廳、理髮廳與宿舍食堂,走出去三分鐘就有公車站,宿舍的生活機能算是蠻方便的。

入住的第一天就要繳交第一個月的房租費,所以建議身上先換好一點波幣,但是機場的匯率很差,建議換夠用就好,剩下可以到市區內找到Kantor(兌換所)換鈔,通常Galeria(百貨公司)裡面的價格會比較好。另外入住的第一天也要製作住戶卡片,所以需要準備兩吋大頭貼。

宿舍會提供棉被、床包、枕頭、網路線、檯燈等,所以不需要自己準備,一個月可以換一次床單,會公告在電梯旁的公布欄,可以注意一下。宿舍每層樓都有兩個洗衣房,需要依時段預約,預約一次3zl(約新台幣24元),另外還配有兩個廚房,可以自己料理三餐。

丁、 行:
克拉克夫沒有地鐵,市區內主要交通靠巴士和地上電車(tram)。在波蘭旅行可以下載Jakdojade這個app,可以點對點規劃路線交通方式,提供列車班次和票價資訊。另外,如果要從克拉克夫機場到Piast可以搭208路公車,出了機場門口左手邊的公車站即可搭乘,搭到Miasteczko Studenckie AGH站下車就是Piast宿舍。

另外提供幾個我常用的交通查詢網站
https://en.e-podroznik.pl/ (波蘭巴士+國鐵)
https://bilet.intercity.pl/logowanie.jsp (波蘭國鐵)

手機通訊的部分,預付卡型號碼會比合約型號碼方便,sim卡都可以在各超市或是書報攤買到,但是建議一開始還是到門市購買,才可以詢問使用方法及儲值規則,大間的門市人員都會講英文,在Galeria Krakowska裡的Play或是Orange門市人員都會講英文。波蘭當地最普遍的公司是Play,但是我們是使用Orange這間公司的sim卡。建議在過來波蘭之前先在台灣買好歐洲漫遊的sim卡,以因應前兩個禮拜混沌的過渡期,因為在Piast房間裡面是沒有Wifi的,只有大廳收的到,有線網路需要申請ip位置,需要一段時間。

生活費匯款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我是採取身上先帶足第一個月的生活費現金,剩下的到波蘭當地開戶後請父母在台灣匯款過去。波蘭的銀行有很多間,各銀行分行規模有大有小,可以多去比較不同的銀行方案,當然也是規模較大的銀行內部才會有通英文的銀行行員。我們是申請Bank Pekao的銀行帳戶。好處是宿舍一樓就有其提款機,手機也可以下載app對帳戶進行管理,26歲以下有青年優惠方案,在全歐洲提款都免手續費,Pekao內部匯款也不用手續費,十分方便。

戊、 育:
波蘭的英文普及程度跟台灣差不多,年輕人多半可以用英文簡單溝通,中老年人則無法。因此,對於台灣交換學生來說,最難以克服的便是語言問題。亞捷隆大學在通知入學申請時,有提供給國際學生為期十天的”Survival Polish”課程,在十月開學前上課,並且需要自費參加。內容為基礎波蘭文發音與基本字彙和對話,例如買東西的應用對話、問路的對話等針對國際生在波蘭所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教授,老師同時也會加入一些波蘭的文化特色及生活習慣的課程內容。同學大多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有正規的亞捷隆大學學生也有短期的交換生,是在開學之前可以好好認識朋友的好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課程會分成不同的班級,由不同的老師進行授課,學生吸收程度跟老師的教授方式會有很大的關聯性,波蘭當地的波蘭語教學偏向全波語授課,在初期學習會有很大的不適應需要克服。

十天的短期波語課程結束,會再調查想要繼續進階學習波語的意願,會依據學習的程度編班,並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正式波蘭語授課。這個課程也是需要自費的,但是會有學分,一個禮拜上六小時得到6 ECTs,也有期中期末考語口說測驗。有興趣的人可以參加。

系上課程的部分,大部分的學系都是使用USOS web (https://www.usosweb.uj.edu.pl/) 進行選課,但每個學系的細項規定不盡相同,需要找到該系的輔導員(koordynator)了解詳情。以我所交換的英國文學系(English Literature)為例,國際生就不是使用USOS web選課,而是要以人工填表格選課。必須到系辦拿到表格後,到各課請老師簽名後依時間規定交回系辦,類似於成大的加簽規則,原因是要保障國際生的選課名額。

波蘭的授課方式跟台灣很像,大部分也是講述式教學並且搭配期中期末考。比較特別的是「補考制度」。如果學期成績沒有達到通過標準,則可以跟老師申請補考期末考,以換取更好的成績。補考方式沒有統一方式,以我的經驗來說,沒有次數限制,成績不會被打折,整體考試難度也沒有比較困難,可以藉此取得較好的成績,但詳細規定還是要看各教授的上課規則。

總體來說,去到波蘭交換,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經驗。在短期之內要面臨各種不一樣的變化壓力,以及遇到形形色色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學生,人生好像拐了一個大彎,如果沒有很堅定的目標及意志力,很容易就這樣迷失了當初自己要來交換的初衷。但是走這樣一遭六個月,值得!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