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高同學





一、系別、姓名:機械所 高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日本 北海道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2017

摘要:

本文想分享在這半年交換中的經驗,是想讓將來已經確定或是想要到北海道大學的同學們不會無所適從。文中包含我在行前準備、住宿與飲食、生活與旅遊娛樂等相關的體驗。

在這半年之中我體驗到了許多當地文化與在外求學的不同,在這個不得不使用外語才能和他人溝通的環境下訓練了自己的外語能力和膽量,同時遊覽各處古蹟名勝以了解世界的廣大。最後希望有興趣進行交換學生計畫的後進不需要畏懼,提早進行準備並訂定目標就能夠有機會開拓自己的視野,認識來自世界各方的朋友,讓學生生活過得更加精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exchange in this half year. It is to let the one who will go or want to go to Hokkaido University to know what to do. In this article, it contains the experience of preparing, dormitory and food, living, traveling and entertainment.


In this six months I have experienced a lot of local culture and what is different studying abroad. In here I have to use foreign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e environment train my language skills and courage. With exploring the attractions around there I understand how great the world. And finally I hope those who interested in the exchange programs do not need to fear. You just have to prepare early and set goals and then you ca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your own vision, and know mor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Make your students live more exciting.

1. 目的

在這個國際化的社會,我們面對著國際競爭並且將來在工作上市場也勢必擴展至國際,所以擁有一定程度的國際觀與語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學校在交換學生上提供了非常充沛的資源,所以從大學時期就做好準備要趁著還身為學生,利用充沛的資源去看看與自己身長的地方全然不同的國家,深入去了解當地的文化,並且透過這個過程精進自己的語言能力與擴展國際視野。

2. 過程

行前:
自從大學時想過是否要進行交換學生與父母相談後也得到了支持,但礙於大學時經過一次轉系,在需要補足許多學分才能夠畢業的壓力下將交換學生這件事延後至研究所時期。因為沒有認識多少有經歷過交換的學長姐,所以交換的資訊主要仰賴國際事務處的資訊,校內甄選的過程中也感謝老師替我撰寫推薦信。語言方面因為英語能力沒有適當的去考取相關證明,唯剛好近兩年前有考取日文檢定N2的證明,所以就拿來利用,而我在正是向北海道大學申請交換學生前也考取了日文檢定N1的證明並以此作申請。關於語言方面真的需要有長時間的準備,若有交換意願的人勢必要早一兩年準備好考取證明,例如日文檢定一年只有兩次考試,機會並不是很多。
雖然正式拿到交換資格已離出發沒有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其實也不用為此感到慌亂,將宿舍申請與和對方老師洽談好迪達時間等處理好,購買機票與整理行李皆非難事。至於行李,雖說注意事項中建議部分衣物與日常用品到當地購買即可,但是若是有習慣使用的物品還是建議自行帶去,衣物方面因為日本消費水準較我們高出許多,儘管是當地人日常所需較便宜的產品也有些比起在台灣購買還貴出一些,可以視需求先自行準備一些。特別注意札幌冬季積雪相當可觀,道路皆是雪地或是冰層,行前或到達後一定要準備適合的鞋子。

到達北海道:
出發前北海道大學的老師便已通知我說會有同學到機場接機,雖然因颱風接近的關係班機晚了許多,但是最後也平安到達新千歲機場。抵達時很意外的的有兩位同學來迎接我,他們是同個實驗室的兩位同學。兩位同學很輕切的與我交談並帶領我當上JR來到札幌市區。出發時台灣已入秋,意外的札幌天氣並沒有想像中的冷,十來度的乾爽天氣顯的涼爽而不寒冷。
到達後的隔日,協助的學生便帶我處理在區公所登記住處與申請全名健保的事宜,同日也向我介紹校園等。抵達後的這幾天須適應環境與技藝周遭的道路商店的位置,並且必須處理的事請其實還蠻多的,這點需要花些心思。到達札幌沒幾日我就辦了張日本當地的行動網路用SIM卡,雖然沒有通話功能,但是在這個通訊軟體普及的環境下,網路功能其實就相當足夠使用。

住宿與飲食:
我所申請到的宿舍是國際學生宿舍北八条東,這間屬於比較新的宿舍但價格也比較高昂,房間是一人一間能夠保有每個人的隱私同時也可以比較自由的利用個人空間。衛浴是共用的,我剛到時小便斗還是使用手動沖水式,因為不會經常自動沖水而導致廁所異味很嚴重這點我相當不滿意,但我快離去時以全換成自動沖水模組,所以有比較好的廁所品質。學校宿舍還有一個很貼心的服務,可以租用寢具所以不用苦惱剛到要去哪裡買床單棉被與枕頭,寢具當然也是經過清潔消毒過的,理應能安心使用。宿舍一樓有食堂提供電磁爐方便學生自己開伙,一樓也有管理室,收取郵件包裹都有管理員代收相當方便。因為日本學期時間與我們有所不同,我們到達時已是下學年,宿舍似乎只能提供這學期的住宿,在下一個學期可能必須自行找出租的房間,或許能申請延長與繼續住在宿舍,但因為我剛好旨趣一學期所以不是很清楚。
飲食方面,北海道大學腹地廣大,較深處的校舍離校外其實有相當一段距離,校園周圍飲食店舉凡拉麵、定食或中華料理不計其數。但是中午出門吃飯其實很麻煩,所以我經常都是跟研究室的同學們到工學院食堂。食堂採半自助式,拿著托盤點餐後再去結帳即可,除了點餐外也有自助的菜餚等,價位相對低廉同時也還相當美味,一餐約能在500円內解決。校外餐點選擇性較高,大多也比學校食堂可口但是價位是700円起,預算有限的人還是必須自己開伙和選擇食堂比較適當。北海道大學地理位置與成大很相似,札幌車站一邊便是校園與住宅,另一邊則是商業區,車站地下也是很大的賣場與連接到大通站的地下道,不論是聚餐地點或是一個人想找地方吃飯這裡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校園生活:
因為以特別聽講生的身分進行交換,學校要求一周必須接受十個小時的課程。而北海道大學一節課的時間是90分鐘,所以一周必須上滿7節課程。而我本來的專攻是機械,所以大部分選擇了機械相關課程。我同時有選擇部份英文授課與日文授課。授課方式並沒有什麼不同,大多以板書或投影片,學生以講義和筆記進行學習。評分方式大多以報告作為評分依據,這與台灣喜歡以測驗來評分有所不同。英語授課的課程可以見到許多外籍學生,這類英語課程有些老師課程選擇從簡,只有適量的作業與期末測驗,或是只進行期末報告等。與不同國家的同學以英語討論並進行報告對我而言也是相當好的經驗。
在校園中其實有許多的外籍學生團體,這些在學期初的外籍生新生說明會中會一一介紹,而我因為想深入與周圍的日本人交流所以並沒有參予這些團體。我這半年的時間內基本上以我去的實驗室為中心與他們交流,為了練習日文口語能力我基本上以日文與同學們溝通,遇到不懂的詞語他們也會很輕切的為我解釋。這間實驗是相當重視各種大節日,幾個大節日時都會聚在一起聚餐並且做些活動。
在去做交換學生之前我就知道日本人喜歡飲酒與二次會的文化,我在這裡滯留的半年間經歷過了歡迎會、忘年會與歡送會這三種同學教授易起在外面具餐的活動,吃的東西不外乎烤肉等,但是最有意思的就屬無論哪次都是喝到飽的餐廳,儘管教授們不太喝酒,大多喝個一兩杯就改喝無酒精飲料,但是精力旺盛的學生們就是啤酒與清酒一直點一直喝,並且吃完飯後還會有所謂的二次會。這三次的聚餐,每次我都有去參與二次會。第一次是去唱歌,但有一群人中途又跑去喝酒,而第二次是去打保齡球,相較於繼續喝酒顯得健全許多,最後一次歡送會完則是買了酒回到研究是繼續喝。日本人的飲酒文化真的很厲害。

旅遊娛樂:
作為交換學生雖然在學校體驗學習是應盡的本分,但是既然來到國外當然不能浪費這樣的機會四處走走。礙於我滯留的時期只有冬季,再往北的地方實在是太冷所以沒有前往。我在北海道地區前往了不少觀光地點,小樽是著名的運河所在處,在那邊可以享用美味的海鮮與參觀在堺裡的玻璃工藝品與西點。涵館是北海道南端的大城市,函館山上的夜景美不勝收溫泉街裡的溫泉也能放鬆身心,還能觀賞奇特外觀的五稜郭,藉由五芒星的城牆與護城河來守護城池的古蹟。離札幌較近的溫泉景點定山溪,在還沒進入雪季時有滿山的紅色楓葉,還可以一邊泡露天溫泉一邊觀覽山景。札幌市中也有許多的古蹟寺廟可以在假日走訪踏青。另外札幌冬季還有最著名的雪祭,在大通公園中展覽著各國與各家廠商雕塑的巨大冰或雪雕,也有許多不同的團體餐與創意雪雕在此展覽。於此同時也有許多特色餐飲店舖開設,人潮眾多樂鬧至極。
若想往遠點的地方移動,例如前往日本本州或在以南的地方。JR或新幹線等交通方式其實非常昂貴,可以考慮搭乘日本國內線航班。我在年底長假的其間也搭了班機到東京旅遊了數天。其中兩日在赤城大洗觀光,這個樸素的小鎮作為日本著名電視動畫的取材場景平日也聚集了相當多觀光客遊走在街道中,可以見到日本動畫結合地方觀光的優秀成果,大洗磯前神社也是著名的日出景點,可以觀賞到向鳥居外遠眺便是東方大海的絕景。剩餘數日在東京度過,東京景點著名且眾所皆知不做另外詳述,期間還與赴日工作的學長姐們聚會,年底還是逢利用了日本最大展場東京国際展示場全區的日本冬季漫展(冬コミ),是全球最大型的同人誌即賣會,有興趣的人務必嘗試參加。
至於平日的休閒活動,冬季的札幌白雪靄靄許多陸上的運動難以進行,同學偶爾會在校園空地傳接球或是踢踢足球。說道冬季的北海道當然不能忘記滑雪這項活動了,札幌附近其實有幾個較近的雪場,但是租用雪具其實是相當大的開銷,當地同學都說去租兩次雪具都能自己買一套了,所以有閒錢的人滑雪也是相當不錯的休閒運動。若要尋找較為靜態的休閒活動,札幌車站共構的商場樓上有離學校最近的電影院,若有相當程度的日語能力者也可以在那裡觀賞電影。最後的選擇是同學極力推薦的遊戲中心,日本的遊戲中心大多明亮乾淨適合闔家遊玩,其中有許多的夾娃娃機與數種較為流行的大型遊戲機台,另外也有各種音樂遊戲可供選擇,經濟能力有餘裕的人也很適合在這裡消磨時間。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雖然交換的時間只有短短半年不到,但是這半年間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並且克服了不少原本不太在行的能力。獨自身處異地,在缺乏同鄉的朋友的幫助下過生活,必須使用自己的外語能力來跟完全不懂中文的人溝通,深入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而非作為一個觀光客。看著國外學生努力的背影督促自己也必須努力向前。

雖然這段時間還有些遺憾並未做到,例如因為只待半年嫌麻煩完全沒有自行開伙並且與日本同學分享家鄉的味道或是體驗打工的生活,亦或是沒辦法體驗到另外半年北海道較溫暖的時節與那半年的各種校內活動等。但我也對這段時間感到滿意,因為我看見了不同的社會,其中的優缺點與生活型態,並且也更了解到了家鄉的好,更加的愛惜我的家鄉。

最後希望未來來到北海道大學交換的後進們可以不留遺憾,更積極地參加各種團體,更加去深度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體制。藉由學校資源申請交換也並非困難的事情,只要有適當的準備便能踏出這一步,擴展自己的視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