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張同學





一、系別、姓名:心理系  張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波蘭 雅捷隆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10~2017/02

摘要:

交換學生的日子很迷人,但同時你將面臨到你從未遇過的挑戰。我目前在台南成功大學就讀心理系,我在 2016 年暑假前往波蘭雅捷隆大學當五個月的交換學生。我出發前希望透過與當地或者其他歐洲交換生的互動中,去了解這個我不熟悉的世界——歐洲。此外在去之前,建議即將申請計畫的人也別忘了申請學校獎學金,以及攜帶些台灣傳統小飾品作為禮物,這對融入當地生活有一定的幫助。「最困難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個人的旅行,而是如何與當地人互動」你跟歐洲人有太多相異之處,你有可能在聊天的過程中沈默不語,但相信每個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法去認識朋友。之後回到台灣,你將瞭解到最可貴的事情在你將會更關注國際議題、更獨立、也更愛自己的家鄉—— 台灣。

Abstract:

Exchange student life is attractive, but meanwhile, u might face some challenges that u haven’t met in Taiwan.

I’m a student who major in Psychology in National Chang Kung University. I went to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to study psychology as an exchange student for five months since October 2016. I hoped to see the world that I’m not familiar with and also tried to understand Europe culture by interactive with other exchange student, locals. Besides, before going aboard, u must to grasp the opportunity to apply for the scholarship and try to bring some Taiwan traditional gifts, it makes u get adapt there quicker. “The hardest thing is not to travel alone, but to lead the life with foreigners. “ There are to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u and European, and sometime u might become silence while chatting, but don’t be afraid of that, I’m sure everyone can find their way to meet friends there. After coming back to Taiwan,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s that u star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ward the world, be more independent, and also love your country “Taiwan” more.

1. 目的

當初進大學前就希望能利用學生的機會,出國交換看看這世界,體驗文化差異。新聞媒體一直說台灣人國際觀不夠,甚至自己也如此認為。得知交換學生計畫如果有機會入選,我就瞄準了遙遠的歐洲或者美洲,但更喜歡歐洲國家彼此緊緊相連,文化多元融合,因此選擇波蘭。
波蘭的亞捷隆大學是歐洲古老的大學之一,哥白尼曾就讀於此,大學學院坐落於克拉科夫古城四處,由系館大小清楚可知此學校心理系資源多過於成 大,且注重諮商、社會心理,易於成大的認知、腦科學,而我希望藉由課程討論、了解教學方式的不同。且只要繳成大費用抵當地學校費用,甚至有接近十萬元的獎學金,在大學前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莫過於此。
另外,在台灣學英文注重閱讀與聽力,但口說部分一走到教室外,幾乎沒地方練習,所以希望能到歐洲的環境中,嘗試與真正的外國人溝通聊天,練習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同學或者朋友。
探索歐洲文化、與當地人互動交流是一。不單單只是旅行各國,我更期待自己能與當地人生活、交流,去做些在台灣無法做的事情,到國外,思想變得更多元、不受固有文化的束縛與局限,也會在突破中更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2. 過程

首先,學校申請必須於該交換學期的前一年開始準備教授推薦信、自傳、讀書計畫、托福或雅思分數,且能申請該年度的上學期、下學期或一年,端看計畫如何。而英文檢定最需要花時間準備,給自己大概四個月的時間慢慢讀,且依之前經驗多數高手都敗在口說,口說利用錄音練習進步最快,托福與雅思的差異點在於雅思是真人面試口說,如果個人不怕一對一對話,或許可嘗試雅私,而托福考的內容多數為專業學科單字。
選學校時更是需要仔細思考,由於交換計畫必須修本科系兩門課以上,因此建議利用 excel 將各個學校的特色、英文門檻、有無你學系一一紀錄於表格,方便詢問與選填。獎學金能申請則申請,只需要花點時間多做一份英文的自傳與讀書計畫,能減輕金錢上很大的負擔,多數交換生後悔因為懶惰而放棄此機會。
出國前,建議準備幾本波蘭、東西歐導覽書,且事先查好機場與住宿的交通方式,攜帶小小台灣紀念品有助於認識朋友。由於我交換期間為波蘭冬季,建議外套帶兩件,一件厚一件薄,毋需戴太多外套,且靴子建議攜帶防水或到當地買也可,雖然 11 月在 5 度甚至零下多度,但天氣乾燥、異於台灣濕冷, 體感溫度並不至於太低,且相信會在當地買些衣服,每過聖誕節,所有百貨公司至少五折以上,也記得留些空間擺些新衣服。在台灣學點台灣菜,攜帶自己的小瓶醬油,也可在宿舍的廚房迅速認識朋友。最重要的是,打開你的心房,勇敢接納突如其來的困難與各地的人,試著解決,自己也隨著解決的過程中,一步步成長、獨立。

3. 心得
出國讀書還是玩?不管怎樣都有學習,在出發前我就期待從課堂上得到波蘭人的上課方式、如何跟不同文化的人相處討論,從旅行中了解自己,或者從無趣中生出點小火花。“最難的不是一個人旅行,而是如何與外國人互動”

Room party
從機場下飛機,從沒有一刻鬆懈下來,瞬間要去理解如何買票、搭哪台車去宿舍,儘管在國內都有做過功課,但公車 delay、買票到機器前不知怎麼改語言,弄得自己一波過一波又起。一開始尋求會講英文的人幫忙買票,到宿舍後詢問大陸人來波蘭讀書的人如何買 sim 卡與網路,在這讀書的大陸人大部分都會波蘭文。一個禮拜內就把該辦的事情辦好。然後過三個禮拜,我隨口跟保加利雅朋友聊到他們有沒有把該處理的事項辦好,才了解他們還沒辦 debit card, 有人甚至沒有買什麼網路,活得卻似乎比我融入。還記得第二天,我就得知宿舍有人要在晚上派對,我後起臉皮,打開門後,10 個歐洲交換生為圈在一個 2 瓶多的宿舍房間,頃刻間上來問我的名字, 也為我遞上一小杯的伏特加,我拿到酒不禁地往嘴裡一倒,就像在台灣喝啤酒拿到九先給他喝,然後就被罵了。或許是文化、或許是之前在台灣並沒有對酒有很多的認識。漸漸也才知道,喝酒要等大家乾杯後,之後的一次旅行,Mihai 我去捷克的旅伴,甚至告訴我乾杯要看對方的眼睛,然後在一起喝完。也聽說喝啤酒時如果跟空啤酒的人乾,你 7 年內會有不好的性經驗,這似乎是來自瑞典傳統。

聊天的時候,其實真的不知怎麼聊,我一個英文在台灣已經不知道幾年沒說過,又以為派對是來跳舞的,沒想到 room party 就是大家聊天喝酒,每個人開始找對象聊,聊完名字、專業等等再來就是國際觀了,也是我最無法搭話的時候,首先我連歐洲國家的英文名字都不熟悉,更何況小城市,且歐洲彼此間語言相似又或宗教歷史有關聯,比方說名字他們也有所謂的菜市場名,各國的語言在一個國家是一個意思,到一個國家卻是另外的意思,他們侃侃而聊,而我只能聽,因為中文系統實在差太多,我心裡開始產生這種想法,開始吝嗇於分享台灣的文化。但就在這個 party,我開始對西班牙人有所好感也認識了第一個來自羅馬的好朋友,他叫 massimo。

我所認識的西班牙大概都很熱情,儘管亞洲人難以辨識歐洲人,也能依稀從偏黝黑的皮膚看出對方是西班牙人與否。我這人愛運動與衝浪,剛好第一次就跟對方侃侃而聊,而且他們並不避醉,反而很享受酒精催化下的自己,放鬆閒聊,沒有一絲停擺。而 massimo,他是第一位來問我台灣事情的人。儘管不單單只有他跟我聊,在每一個話題結束前,最後都會問我:那台灣怎麼樣?就因為這樣,我更能慢慢再破英文下,分享台灣、兩岸關係以及亞洲的情形。在歐洲的這段時間,在一次次說服別人兩岸是不同的情況下,真的會越來越愛台灣,也會越恨自己不懂台灣。

我一個華人排斥其他華人
你來到歐洲,會只想跟亞洲人相處嗎?肯定不會,我當初就這樣想的。 台灣人大陸人日本人聚集在一起,通常就會形成攻不破的小圈圈,大概除了學過漢語或者亞洲文化的人從會主動過來吧。因此我開始排斥跟其他華人相處。
「外國人比較開放,」但你如不主動認識,八成不會理你,因為他們認為你們不會講英文,對你不熟悉,知道你們之間差異很大。就像台灣人會講英文,也不會在路上主動跟外國人攀談。你在這對他們來講才是真的外國人。我開始知道我得主動,因為我想認識外國人,挑戰自己與歐洲交換生的社交能力,去認識不同國家,也因此不想把時間花在亞洲人身上。但是台灣人與台灣人、台灣跟大陸,語言、生活相近,相處起來真的輕鬆自然;然而跟歐洲交換生,我卻往往屬於沈默的一方,這完全違背我的本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樂觀愛開玩笑的人,且能隨時找話聊的風趣大師。也因此 11 月的我很低潮,也很感謝我一個好朋友陳宥勝,之前曾在奧地利交換且英文流利的他,願意分享自己當初也有過這樣的心境,交換生日子,從來就不是只有臉書上圖片炫耀般那麼光鮮亮麗。而我也開始思考,人生真的都要如此充滿挑戰?我何時才能把跟他們聊天視為尋常不過的朋友談心?

到要結束的一兩個月,從旅行各地遭遇的新奇有趣事情剛好能在話題中跟大家連結,課堂上小組討論相處的經驗,我才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的談話方式。可惜大家已然要離開。再怎樣的 farewell party 也以然無法再對對方更加了解。
在心境上給予自己點時間與當地磨合,慢慢適應,找出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這次交換,會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4. 建議事項
抵達時間與國內交通
波蘭下學期10月左右才開學,9/26開始新生週,有一系列的活動,而波蘭宿舍在9/29才開放入宿。建議如果九月沒什麼事情,就可以提早到東歐國家先行旅遊,但行李箱也較不方便,最後可寄到自己的住宿處,自己折衷。抵達克拉科夫機場,出口右轉即可看到巴士站,記得到售票亭轉成英文,然後購買
zone1.zone2的票,基本上在都市購買zone1的票即可,如果領到學生證,可以去夠買月票或者學期票,便宜且方便。如果你被安排到Hotel Studenckie Piast宿舍,可搭乘208公車在Miasteczko Studenckie AGH下車(學生住宿,大部分都是這間)。

波蘭當地(不限克拉科夫)有個查詢公車與電車(tram)的網站與app,需要使用網路,基本上時間準確,但仍建議提早五分鐘到車站,在此提供名稱jakdojade.pl。

網路、手機、開戶
波蘭境內兩家最大的電信公司 play 和 orange,建議買 play 公司的 sim 卡, 每個月網路方案皆不貴(當初我購買 25 茲羅提  6G)。開戶建議開 Bank Zachodni WBK,記得開歐元帳戶與波幣賬戶,此銀行匯率極好,可線上換錢, 且歐元卡為 mastercard,適合旅外刷卡等等。

旅遊
一提到克拉科夫,大家聯想到的就是奧斯威辛集中營與鹽礦,此兩景點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波蘭境內可去華沙(2 白天即可)、波茲南(半日)、
wroclaw(1 日)等等。可搭乘火車或者巴士,建議去華沙或北邊城市搭乘火車,學生票打對折。而巴士通常較便宜,但所花時間較長。冬季南部滑雪勝地 Zakopane,非滑雪勝地也值得登山健行。
波蘭鐵路:pkp。波蘭著名巴士:poliskibus.

社群
台灣所有歐洲交換生有個社團,建議加入,裡面可以 po 文徵旅伴甚至借住於其他人家,通常女生較容易找到伴。而在克拉科夫,建議加入 erusmus(歐洲交換生)的克拉科夫臉書社團,期間會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派對,像是每週一會
有 tandem(語言交換)有助於認識外國人。臉書關鍵字:2017 歐洲交換學生
Exchange Students in Europe、Erasmus Jagiellonian University 2016/2017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