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張同學





一、系別、姓名:機械系  張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德國 布蘭登堡科技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2017/02/27

摘要:

交換學生是許多人在大學期間想要完成的夢想,除了可以體驗異地生活讓自己更加獨立,也可以認識更多人和增加自己的閱歷。在出國交前對於當地完全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許的不安,希望本篇出國報告可以幫助各位更了解我在德國布蘭登堡科技大學的交換學生生活和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本篇出國報告書包含申請交換學生的動機、在交換時經歷的過程、交換過後的心得以及對於未來也想要出國交換的學弟妹的建議事項。而交換的過程則有出發前、抵達和離開前需要辦理的各項手續,以及交換過程中的學生及校園生活。

Abstract:

Having  an  exchange  semester  has  been  a  dream  that  many people  want  to accomplish in university. In addition to experiencing lif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es, having a semester abroad can also broaden one’s vision and make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it  could  be uneasy for a while  to  adapt  to  a new environment in the beginning. In order to diminish the anxiety of the subsequent exchange students, I have written this report to give the brief description of my daily life as an exchange student in Brandenburg Technology University and the challenges I encountered during my exchange semester. I hope that this report could also be a reference to what to expect and what to do for whomever interesting in having an exchange semester in Brandenburg Technology University.


This report is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topics: my purpose of applying for exchange program, my thoughts and experience on the exchange semester, matters I have gone through during the entire exchange period and some advices for those who want to have an exchange semester in Brandenburg Technology University in the future. This report is mainly about the registration and deregistration procedures I have gone through and my life during the exchange semester in Cottbus.

1. 目的

當初會申請交換學生,是因為在大學的時間接近尾聲,面對未來有就業和繼續升學等許多選擇,我希望可透過出國交換一段時間的機會,了解在世界各地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同學們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及他們在現階段是如何充實自己以面對未來的挑戰。

2. 過程

2.1 行前準備

在收到學校寄來的入學通知後,首先是開始申請德國的長期簽證以及學生宿舍。

申請簽證所需的證明文件及過程每年都有些許的改變,所以這邊就不詳細介紹,直接到德國在台協會網站查詢即可。不過基本上都會使用到德國在台協會的線上預約系統,上面會不定期釋出一整個月的可預約時段,且通常在釋出後大約半天就被登記完,建議可以不定期登入查詢是否有釋出的可預約時段。
當地的學生宿舍是以網路登記申請,名額有限所以要盡早申請,申請時則須附上證件照及入學通知。學生宿舍不是隸屬於學校的機構,所以有疑問時是詢問學生宿舍的辦公室而非學校。另外,學校宿舍有架設學校的無線網路,在完成部分學籍註冊手續後會收到登入的帳號及密碼。

2.2 註冊手續

在到達當地後要辦理許多手續,包含宿舍入住、入籍、銀行開戶、學生健康保險以及註冊學籍。學校規定須在開學前完成註冊手續,所以建議在開學前一至二周抵達才能準時完成上述手續。各辦事處都有不同的營業時間,可以依照這些營業時間排定辦理程序的時程表。還有大家要事先有心理準備,這些辦事處的人員基本上英語都不流利。
來到 Cottbus 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到學生宿舍的辦公室辦理入住,出示護照並簽完合約後會拿到宿舍合約、入住證明以及銀行帳戶的扣款授權書。再來是到宿舍找管理員(Hausmeister),給他看宿舍合約後可以拿到房間的鑰匙。銀行帳戶的扣款授權書是在當地的銀行開戶後填上銀行帳戶及簽名,用來授權學生宿舍每月直接從銀行帳戶扣取住宿費用。最後是在完成學籍註冊後,印出在學證明補繳交到學生宿舍辦公室,完成宿舍入住手續。

完成入住後可以先到學校國際生的報到處填寫註冊的一些表格,並領取註冊學籍相關的資料。報到處還有許多會說英文的學生協助註冊,對註冊手續有問題也可以向他們請教。完成學籍註冊還需要入籍證明以及學生保險證明,這些可以之後在期限內補繳交。再來是去  Stadtbüro  辦理入籍,需要入住證明、入學通知及護照。先到Stadtbüro 抽取號碼牌後,可能須等待一至二小時,辦理時出示所需的文件和回答一些問題後,就可以拿到入籍證明。

銀行開戶的部分,我選擇在 Sparkasse 開學生帳戶,因為 Sparkasse 屬於區域性的銀行,相較於德銀在當地有比較多的分行。直接到其中一家分行跟櫃台人員說要開學生帳戶,出示護照和入學通知後櫃台人員會預約下一次來簽文件的時間。把文件簽完並存入第一筆存款後就完成開戶了,之後再等大約一周後即可去銀行領取提款卡。

學生健康保險在德國是強制的,所有學生都必須要有保險證明才可以註冊學籍。我選擇的是 AOK 保險,辦理時需要護照、入學通知、入籍證明以及一個用來繳保險費的當地銀行帳戶,完成後會得到保險證明。之後需要再補上在學證明以及入籍幾周後政府寄來的個人身分號碼。

最後,在所有文件都備齊並繳交完成後,會拿到學校信箱、網路和其他網路服務的個人帳號和密碼,以及學費的匯款單。在學費入帳大約一周後,就可以去領取學生證,完成學籍註冊。

2.3 選課及修課

雖然我在成大的主修是機械,但是因為這裡的機械學程是德語授課的而且我的德語程度沒有達到標準,所以只能選擇英語授課的學程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Management(以下簡稱 ERM)來交換,這學期修了學程開設的兩門必修課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和 Statistics 以及學校開設的 A2.1 德語課。另外,如果在選擇交換學程時對學程有疑問,或者是想要修不是交換學程開設的課程,可以直接詢問各學程的 course coordinator。

學校的選課方式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到學校的選課網頁上註冊考試,通常一門課會有兩次考試的機會,只需要通過其中一次就可以取得學分。註冊完考試後再去 moodle 系統上註冊該課程,才算是完成選課。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開設給一年級新生的課程,主要是在介紹學程中將會學到的知識和畢業後可以發展的方向。授課方式為學期初幾堂課教大家寫小論文的方法、格式及其他要注意的地方,之後則每堂課有不同的教授來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以及開設的相關課程。評分方式包含期中小論文、小組海報口頭報告和期末報告,而期末報告則需繳交改善後的期中小論文、準備海報口頭報告時蒐集的資料和 6 篇課堂筆記與心得。這是一門需要投入較多時間的課,但是可以學習論文寫作,以及了解德國對於環境及自然資源的管理及運用。

Statistics 是一門相較之下比較輕鬆的課,授課方式包含每周的講授(Lecture)、演習(Exercise)及輔導課(Tutorial)。課程內容是基本的統計學,前幾堂課的內容甚至是在高中就已經有接觸過了。評分方式如同大多數德國大學的課程,也就是只採計期末考,但是平時作業可以用來加分。

學校語言中心開設的德語課是免費的,只需要負擔購買教材的費用,想要學德語的同學可以多加利用。選課方式是第一次上課時在老師的名單上簽名留下學號等資料,名額有限很搶手所以想要修的同學第一節課一定要出席。德語課每周授課 3 小時,要有一定的出席率才可以參加考試,取得學分以及修課證明。

2.4 學校生活

ERM 的學生會大約每周都會舉辦活動,像是去酒吧聊天或者是營火晚會等等。參加這些活動的不只是學生,有時候甚至是教授和學程的行政人員也會一起來參加。參加這些活動都是很好的交流機會,也可以認識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另外,學校的國際事務處也有舉辦許多出遊等活動,都值得多加參與。學校有開設非常多項體育課,像是游泳、慢跑及各項球類運動。報名的方法是在開學的第一天以網路報名,之後在期限內將費用匯到指定的帳戶。體育課的名額是有限的,熱門的項目很快就額滿。來參加體育課的有學校學生、教職員和當地居民,所以上體育課除了可以認識更多朋友,也是練習德文的好機會。

雖然這裡許多可成都是以期末考的分數作為學期總成績,但是平時跟著上課進度複習課程內容也是相當重要的。這裡班上的同學通常都會組成小組在課餘時間一起到圖書館讀書,有疑問時也可以互相幫忙解釋,所以融入一群同學一起讀書可以認識更多人也可以省下不少讀書的時間。
系學會(Board of Students ERM)舉辦兩天一夜的迎新活動 Burg Workshop

圖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ermbost/


2.5 離校手續

學期結束要離開時需要辦理的手續包含的項目與辦理註冊手續時相同,差別是離開時是一一解除當初註冊的項目。整個流程大約需要一周,一樣也建議大家可以先排定時程表才可以確認能否在回國前完成。如果在離開前未辦妥這些手續,下次申請德國簽證時可能會遇到麻煩。
首先,在確定離開日期的一個月前到學生宿舍的辦公室申請退宿,順便更改退還押金的的銀行帳戶。之後會收到一封學生宿舍寄來的電子郵件確認退宿,拿這封電子郵件去找宿舍管理員預約離宿檢查的時間。離宿時需要完成打掃廁所、廚房和自己的房間,如果檢查有問題可能會扣押金。檢查完畢後須繳回宿舍鑰匙,並取得離宿證明。
學校方面則是在學期成績出來後於中央大樓(Hauptgebäude)一樓抽號碼牌辦理退學籍(Exmatrikulation),可以拿到退學籍證明。另外,如果在辦理離校手續後仍然需要學生證作為交通票,可以跟辦理人員說離開的日期,並在離開前繳回即可。

之後到 Stadtbüro 抽號碼牌辦理退籍,一樣也需要預留一至二小時的等待時間。需要出示離宿證明、退學籍證明、護照以及回程機票,完成後得到退籍證明。

再來是去 AOK 退保險,需要退籍證明、退學籍證明,完成後會得到一封退保險確認信和一張最後一個月的保險費匯款單。最後一個月的保險費通常是透過銀行轉帳支付,但是也可以直接到老城區附近的據點直接以現金繳交,繳完後才算是完成退保險。


最後是關閉銀行帳戶。直接去銀行跟櫃台人員說要關閉帳戶,需要出示護照並繳回提款卡,在確認沒有尚未銷帳的交易或匯款後,即可簽名提領出帳戶內的餘額。但是需要注意,要等到繳完最後一個月的保險費後才可以關閉銀行帳戶。

3. 心得

在德國交換半年帶給我最大的成長有國際交流的經驗以及尋找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規畫。在交換期間,我參加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及聚會,認識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而每一次的見面或是聊天都讓我發現許多不同文化之間有趣的差異。另外,每當我們談到對於未來的計畫時,我發現許多國際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並且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我覺得他們面對生活的態度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還有,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以及學習,遇到了一切的難題都只能靠自己去解決,這一次的交換學生的機會也讓我變得更加獨立。我也發現會說英文不足以打破在所有國家的語言隔閡,這讓我更加下定決心要學習德文甚至是其他語言。

4. 建議事項

在學期開始前和結束後都有許多複雜的手續需要辦理,有緊迫的時間限制且語言又不通。雖然透過事先閱讀過去的交換學生報告可以預期需要完成的事情,但是細節的部分其實因個案都會有些許的差異。儘管已經照著指示的步驟一一辦理,有時候甚至會突然收到通知說部分手續有問題不算是完成。建議大家保持輕鬆的心情,期待這些意料之外的變化球,畢竟出國交換離開舒適圈就是要享受克服這些問題的過程。

在國際交流的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多參加各項活動。能夠認識這麼多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是個很難得的機會。另外,也別忘了準備好隨時向其他的國際學生們介紹我們美麗的寶島台灣,做好基本的國民外交。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