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 李同學
一、系別、姓名:歷史系 李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日本 大阪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17/08
摘要:
Abstract:
By the recommendation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the support of Scholarships of Excellent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sponsor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aiwan, I get the chance to be an exchange student of Osaka University, and join the Maple program, studying in Center for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JLC) for about one year. Learning more skills of Japanese, studying Japanese Culture and experiencing life in Japan is the lesson every day. The main project of Maple program – the exchange event of diverse culture, make me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my country, my group members country and Japan, also train us to make a presentation in Japanese. I use the time out of class going traveling around to learn how Japanese preserves their cultural heritages and promotes their traditional things. This article will be written by the order of Motivations,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and Preparation, The Impressions of the Exchange Student Life, Suggestions. In the end is the attachment of the link of CJLC/Maple, and same photos of the events of Maple program.
1. 目的
自己會想申請到日本的交換留學,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歷史相關觀察與學習。
過去曾經透過自助旅行到日本關西遊玩,參訪寺院、神社與歷史古蹟,發現日本是個擅長保存歷史文化,並加以推銷包裝成觀光資源的國家。居民以當地特別的風土民情或者文化財為榮,想要推廣讓外國遊客知道,並帶來觀光商機,活化人口老化與年輕人流失的鄉下地方。因此,我想以歷史系學生的身分,到日本來觀察日本人保存與推廣歷史文化的方法,期盼未來能運用在職場上,為臺灣的歷史文化保存盡一份心力。
日文的深造與活用。
在進入大學後即選擇日文作為第二外語,原因為從小對動漫文化的接觸,以及家裡長輩受過日治時期日文教育的影響。大學一年級的自學,以及其後跟隨朱戎梅老師的課程學習,雖然程度或許不及日文系本科生,但是也想學以致用。況且語言本身就是多使用才能進步,不是教科書與課程學習而已就能通達的。再者,非本科系的日語課程多以文法與會話為主,未曾進行書寫和口說發表的練習,非常想到日本修習相關訓練的課程。
日本社會的深度觀察與和日本人的交流。
學習日文已有三年左右的經歷,但是和日本的接觸除了媒體就只有旅行,我相信身為觀光客短暫停留所看到的日本,與一段時間居住在當地並生活所看到的日本一定不一樣。再者,透過書籍、影劇等媒體、老師留學十多年前的經驗,獲得了許多和日本相關的知識。但是現代日本真是如此?日本人的想法真的是這樣嗎?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除了想居住在日本進行社會觀察,也想認識更多日本朋友聽取他們的想法。
2. 過程
交換留學的申請與準備
本次留學是獲選成大校級交換計畫outgoing,代表成功大學到姊妹校大阪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留學。首先關注國際事務處發布的簡章,參加說明會,準備自傳、讀書計畫和成績單等申請文件,查詢交換姊妹校並進行志願排序,隨後便等待校內初選結果公布。自傳和讀書計畫的準備,可以上網參考許多留學部落客的書寫架構分享,或詢問系上教授或學長姐的建議。個人參考過諸多同學的自傳和讀書計畫後,個人心得是,自傳部分主要須強調個人與交換國/地區的連結,與適合代表學校出去交換留學的有利個人特質等;讀書計畫部分強調自己課內與課外學習兼具,在留學中想嘗試、體驗與學習的具體內容。加入志願學校的交換計畫或課程內容,更能展現自己對留學目的國/目的校的了解。
獲選為校級留學生與確定交換學校後,即開始第二階段交換留學申請流程。雖然通過成大校內初選獲得推派資格後,還不能確定一定會被對方校錄取,但是只要注意交換計畫的要求條件(特別是語言資格),不要申請錯的話,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這階段是直接和對方校電子郵件往來,網路傳輸申請資料,獲得對方校錄取確認,然後申請留學簽證。
個人是前往大阪大學,獲得校內推薦後,開始決定申請哪個留學計畫。大阪大學一共有四種交換留學計畫可以選擇,分別是iExPO、FrontierLab、OUSSEP和Maple。iExPO就是一般學系交換留學,交換到與自己相同或相關課程的系所,和日本人學生一起上課;FrontierLab是進與自己科系相同或相關的研究室,參與研究與學習;OUSSEP是英語授課的交換計畫;Maple是以日語和日本文化為授課中心的交換計畫。須特別注意的是,各計畫申請之語言資格要求不同,iExPO和FrontierLab的日語能力要求也因科系不同。此外,如欲申請成大的跨國雙向研修獎助學金,為了符合獎學金核銷條件,須注意Maple計畫是否有與自身科系相關之課程,或者規劃除計畫之課程外,再到學部修習本科系相關課程。
留學生活
105級成大的大阪大學交換計畫,我們總共五人獲選資格,其中一位台文系同學為iExPO,交換到文學部;一位醫學系同學為FrontierLab;剩下三位航太所、都計所的同學和歷史系的自己為Maple計畫。個人認為Maple計畫是非常適合文科系同學的計畫,修習的課程既能符合與本科系相關的條件,又能精進日語能力、選修日本歷史與文化相關課程。除此之外,本計畫的核心價值,增進同學日語能力,從聆聽到討論到發表,進而比較自身、朋友的國家和日本之差異,對以日語進行報告書寫、專題討論和口頭發表,都是非常好的練習機會。特別推薦給想到日本就讀研究所,卻尚未受過相關訓練的同學。
自己是選擇了Maple計畫,關於此計畫更詳細的介紹將於後續心得篇章中說明。學習之外,在食衣住行等方面,這一年內深刻體會觀光與居住之差異。在日本生活並不如想像中高花費,百元店可以解決大部分生活用品所需、簡單的家具和廚具可以到宜得利賣場添購,自炊不買外食的話既健康也能壓低伙食費。Maple計畫安排居住於箕面校區,會入住留學生宿舍,或者參與外國人混住計畫住進日本人宿舍もみじ寮,完全由學校安排。宿舍房租不算貴,もみじ寮/向陽寮一個月約一萬兩千日圓,包含水電網路費用,宿舍採單位自治制度。單人寢室,八人共住一單位,共用一間廚房與廁所,浴室為另設之公共澡堂,半為浴場半為淋浴間。留學生宿舍價格比日本人宿舍貴五千日圓左右,但擁有個人廁所、專人廚房清潔和倒垃圾服務,以及書櫃、抽屜和鞋櫃等收納空間。日本的交通費、住宿費和外食費用十分昂貴,在日本生活最困難的其實是,如何在把握留學生活時間到處旅行與節省開銷之間取得平衡。
修了完成、歸國
2017年七月底,春學期課程結束,一周後的修了式上頒布成績單與結業證明書。大家離情依依,把握最後機會合影紀念,因為此後便各奔東西,不知何時能再相見。修了式後Maple計畫正式結束,學校整體也進入暑假,宿舍能住到8月31日,再把握最後旅行與見朋友的時光之餘,也開始慢慢整理行李,分批寄送海運回台灣,並且安排手機號碼解約、市役所戶籍遷出和保險退保等手續的辦理時間。留學生會館的一號館交流大廳內,大家會把尚能使用的家具、生活用品和電器等物品留給下年度即將來到的學弟妹們。如果能連絡上下一屆的成大交換生們,建議詢問看看是否有需要的物品,使其再利用並幫上學弟妹們的忙。
3. 心得
大阪大學Maple計畫
Maple計畫是屬於大阪大學日本語與日本文化教育中心(Center for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簡稱CJLC)的計畫之一,簡稱為M計畫,是以日本語、日本文化教育和異文化交流為目的,為期一年的短期留學計畫,擁有多樣的課程與豐富的師資。和來自多國的同學們一同學習的Maple計畫,除了聽講授課外,還有討論課程、自主研究、校外教學等活動。
關於課程方面,Maple計畫的課程種類多元,日文課程依每學期開學前的分級測驗分級,判定結果分為B1、B2和C1三級。不同課程有標示不同等級,須按測驗成績結果修課,但是B2可以修習全部課程,而B1等級必須修習文法必修課。日語課程方面有不同面向的訓練課程,聽解、文法與字彙、會話、漢字、作文和口頭表現(演講、簡報等)等,對於非日文系本科生的我來說,作文和報告的書寫格式是從頭學起,演講練習更是讓發音進步許多,再加上全日文授課,討論與日常生活也都在使用日文,讓聽力與會話流暢度也有明顯的成長,讓人體悟到語言果然是需要實際使用才會進步的呢。關於文化課程,有從文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和民俗學等學門角度探討日本文化的課,例如:日本文學入門、日本社會與年輕人、日本經濟、日本史入門、日本美術史、日本民俗學、民間信仰與妖怪文化、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學與文化等。
在課程之外,Maple計畫還安排了校外旅行、體驗教室和藝文鑑賞等活動。體驗教室有在學校大會議室邀請講師來分享的形式,例如曾經舉辦過三味線講座與體驗和落語欣賞;也有離開學校到外面的工坊進行的體驗,例如我們曾到兵庫縣丹波窯體驗陶藝製作,也到京都西陣織會館體驗操作過傳統西陣和服製作的紡織機。校外教學方面有當天來回的參訪,也有上下學期各舉辦一次的兩天一夜旅行,被稱為實地見學,就是離開書本實際到當地去看、去體驗。每次旅行前都會有事前講座,讓大家預備關於要去地方的各種知識,並發派學習單,紀錄事前調查和實地觀察到的結果,而旅行回來後,則是會在各班級進行心得發表與討論,讓旅行不只是遊玩而已。我們這一年的幾次旅行,一次去了奈良長谷寺、三重伊勢神宮、真珠島和舊江戶宿場關宿,並入住伊勢海邊的日式旅館。一次去了滋賀彥根城,還有一次目的為北京都天橋立,但因不幸遇颱風而取消。老師們設計以「空間」的體驗,成為每次旅行的核心目標。長谷寺的「佛教空間」和伊勢神宮的「神道空間」屬於「宗教空間」;飯店的和室房間和舊宿場關宿遺留的江戶時代老建築與街道屬於「生活空間」;在飯店大會場裡,師生全體一起享用日式晚餐、乾杯,並有卡拉OK舞台助興,這是「宴會空間」。每次旅行以「空間」體驗貫穿,可以體會到老師的用心安排,透過設計與連結,更深刻理解這些地方的關聯與背後文化故事,讓旅行不單純是娛樂休閒,更添學習意義。最後介紹藝文鑑賞活動,這是利用課餘假日時間,採取自由報名參加形式的活動。CJLC中心會不定期舉辦藝文鑑賞,以免費或者優惠價格,提供學生欣賞藝文表演的機會。例如我們這一年舉辦過:歌舞伎鑑賞、文樂鑑賞和寶塚歌劇鑑賞。尤其傳統日本演劇的門票價格都不便宜,這些機會變顯得十分珍貴。
關於Maple計畫,最後要介紹的是異文化交流活動,這是整個計畫中最重要,也是展現整年學習成果的重大活動。Maple一整年的規劃,上學期(秋學期)先以增進日語能力為主,下學期(春學期)目標是透過異文化交流活動,活用所精進日語,選定主題進行各國與日本之文化比較,並在最後上台發表。下學期從一開始就進行分組,不同國家的朋友一組,然後討論各自有興趣的題目,達成選題共識,隨後開始資料收集、整理,可能是訪問、發問券或者實地訪查。然後彙整、討論、準備簡報,練習發表與老師討論,最後正式在大會議室正行發表。這個活動不僅能活用日語進行討論、日文文獻收集與閱讀、簡報製作與講稿準備的練習,還可以和不同國家的同學一起比較文化差異,非常有趣並收穫良多,雖然是個需要花費整個學期時間慢慢準備的發表活動,過程難免遇困難或迷惘找不到題目,但是老師人都很好願意提供諮詢與協助,讓我們得以順利完成。
接待家庭計畫
在留學申請階段,會收到中心寄來的信件詢問是否有意願參加接待家庭計畫。這是個與住在學校周邊地區家庭們進行交流的計畫,不會住在接待家庭家裡,不過會不定期與他們吃飯或參與各種活動,各家庭會以什麼方式進行交流,完全由留學生與家庭雙方自己溝通決定,非常自由。我的接待家庭媽媽是一位從事花道、茶道文化事業的老師,同時又在教小朋友鋼琴,是為非常有氣質的女性。他的家是傳統日式房屋,擁有日式庭園和塌塌米房間等設計,是現代在都市也比較難見到的形式。我很感謝自己能遇到我的接待家庭,自己對日本傳統文化非常有興趣,也很喜歡傳統建築,他讓我體驗過插花、製作味增、女兒節人偶裝飾,還有穿和服。接待家庭計畫雖然表定半年,但是雙方如果願意,可以自行保持聯絡。我們最後將近一個月見一次面,除了上述體驗,也會吃飯聊天和他分享自己旅行的故事。培養將近一年的感情,受到許多照顧,我想未來繼續保持聯絡,寄問候書信與年賀卡給他們。
課餘活動-旅行與歷史文化觀察
留學的動機是對日本歷史文化保存與推廣的觀察,雖然Maple計畫的活動很多,既充實又忙碌,但自己也沒有忘記初衷,利用課餘時間到處旅行、觀察,一年時間下來也獲得了些許心得。我發現日本真的是個擅長說故事的國家,喜愛保存歷史古物和無形文化傳統,並透過書寫宣傳,樂於分享自身文化。日本的說故事能力讓我感受深刻,以下將分為三點說明。第一點,傳達歷史的方法很多樣化。一般在博物館和歷史資料館中展出古物、陳列看板是最常見的展示模式,但是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史蹟公園、遺址保存展示等,重建古代宮殿或者僅標示主要樑柱位置,即使過去的建物已不復在,還是能感受到他的存在。第二點,隨處可見的說明看板。日本到處可見解說看板,在街角、在路旁、在神社與寺院裡等。傳達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說明,如果沒有了歷史背景與文化的說明,佇立在那的東西就只不過是個老舊廢棄的屋子,或者沒有意義的石頭等。說明可以賦予物品生命與意義,日本各地放置的說明看板,不僅可以讓人更加了解當地曾經擁有的歷史文化,也能帶動人與地域、人與過去連結的情感。第三點是,在各種媒體中常能看到以歷史為元素製作的故事,例如動漫、戲劇、歌曲和文學作品等。日本人總是善用其豐富的歷史文化書寫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並以其美麗自然環境為背景,成為動漫世界中一幅又一幅美麗的畫面。
結語
很感謝成功大學給我機會到大阪大學留學,也感謝教育部學海飛颺獎學金的贊助,沒有獎學金的話我或許根本沒有辦法到日本留學。當初的第一志願是東京的早稻田大學,但是最後我很慶幸自己來到了關西,很慶幸自己來到大阪大學,更覺得自己能參與Maple計畫很幸運。在出國前,我不是個積極認識外國朋友的人,來到這裡後才發現我對世界的認知、對日本的認知,和現實上有多麼不同。再來,透過和他人介紹台灣,了解別人是怎麼看待台灣,也再次認識台灣。覺得出國除了能體驗當地的文化,更能再次發現台灣的好與不好,特別是更能看清楚自己國家的優點及優勢,不像在國內大家常常自嘲「鬼島」或者抱怨。雖然尚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台灣也有很多珍貴的優點,希望之後能透過留學經驗分享,讓更多人發覺台灣的美好之處。
4. 建議事項
校內初選準備填寫交換志願校,以及最後確定交換校時,務必再三確認申請資格,特別是語言要求,以避免因報錯計畫而向隅,還會浪費掉一個交換名額。
出國前:建議聯絡學長姐詢問狀況,了解攜帶物品的準備和生活小祕訣等,可幫助快速適應國外生活。(找不到聯絡方式,請連絡我。歷史105李依錡liliangamegoh2@gmail.com)
留學中:保持與國際事務處與家人的聯絡,如遇突發事件歸國,除通知留學學校外也要通知國際事務處。
歸國前:各種手續與解約提前開始準備,冬季衣物和個人物品提早海運寄回,可避免最後整理倉促慌亂。尚可使用之生活用品,建議聯絡學弟妹詢問是否需要,讓物品可再利用。
西日本夏天炎熱濕度高又曬,建議攜帶曬後處理保濕產品,例如蘆薈凝膠等,日本並無販售。
把握機會多開口說日語,即使一開始發音不漂亮,久了便可見成效。在當地使用語言對加速語言能力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