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 吳同學
一、系別、姓名:航太所 吳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日本 大阪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17/08
摘要:
本文將簡單介紹在大阪大學裡的Maple program計畫,以及在日本會遇到的問題,包括了食、行、育、樂,將自身的經驗傳達給想要申請至大阪大學交換學生的學弟妹們,能夠大略知道在這裡的生活,減少來到這裡的不安與疑問。
Abstract:
After this year of exchanging program, I do earn a lot. It only takes me a year but tons of goals were achieved, which is truly a “WIN”.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aboard not only expanded my mind but also learned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from other countries. Besides, practicing my second language gives me more options for future job hunt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I get to know how to live independently and to fit in a new working environment or even life.
This study will simply introduce the Maple program in University of Osaka and some problems that you may meet when you are in Japan. I will pass the experience I had here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ing in being an exchange student in Osaka. Let you know the life here, and maybe be able to answer some of your questions.
1. 目的
在申請成大碩士班之前,就已經決定好要申請交換學生了。除了機械相關專業知識之外,語言能力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畢業後進業界之前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到新的環境學習新的一切,挑戰自我,重新認識自己以及拓展眼界。
愈來愈多的學生們會利用在學時或是畢業後前往國外從事打工度假,或是申請語言學校,但畢業後能夠擁有的資源較少,且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神,若能夠利用學校的資源出國學習,相較花費較少,獲得的資源也較多。
選擇日本的原因,對日本的重工業有著憧憬,同樣與台灣一樣天然資源並不豐富的國家,如何打造出強大的工業實力,以及台灣與日本有著諸多相似的背景,想要更進一步去了解這國家的人、事、物。
其次是在台灣,許多日系企業的存在,對於擁有日文語言能力及機械相關專業的人才勢必有所需求,若能夠學習到新的語言,在將來進入業界能夠有更多的選擇以及加分。
2. 過程
我選擇的交換計畫是Maple program,主要是學習語言與文化。在來日本之前,會有一份線上測驗以及到日本後的單獨面試與團體面試,目的在於對每一個學生做分級測驗,以便安排不同的班級上課。一直以來日文都是自學的關係,被分配到B1的班級,每個禮拜總共有六堂的必修科目,全部都是一學分,Maple計畫要在1年內完成30學分,基本上每周都非常地充實。在這個校區並無與自己相關專業的課程,若有獎學金需求,必須要到其他校區上課,並且與授課老師取得同意後才能夠選俢,且將欲選俢的科目回傳給國際事務處確認是否可以承認該課程。
來到日本後會有自己的班級,以及一位導師,生活上、學習上,各種事情都可以和導師討論,導師也會幫忙解決各種問題,是一個非常親切的導師。中心也會讓學生選擇是否要一位小老師,可以與小老師練習日文會話,或是請他幫忙檢查作業上的問題,在申請時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因為自己的程度不是很好,所以申請到一位學中文的日本女生,在一開始練習會話時有很大的幫助。
Maple的必修語言課程非常的紮實,配合幾乎每周的小考,可以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日文基礎能力,也有許多有關文化類的課程,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剛開學時會有兩周的時間可以去試聽不同老師的課,因為每位老師的教法或是主題都不一樣。
箕面校區前身是大阪外國語大學,座落在茨木市與箕面市的交界處,地處偏僻,且只有外國語學部與日本語日本文化中心(CJLC)在這個校區,離最近的超市需走路約12分鐘,便利商店較近一點約8分鐘,校區內也有食堂,但週末沒有營業,平日午餐由於所有學生都會聚集在這裡,時常點份晚餐需要排隊等上15分鐘以上,午休時間僅一個小時,故大多數都是三次自炊為主,多數的學生或是日本人會在晚上7點半過後去超市尋找便宜的便當或是食材,藉以省下生活費。
想在大阪大學參加社團活動的需要稍微辛苦一點,因為箕面校區的社團數量較少,且大部分會參加社團的也都是留學生占多數,想要認識日本人的話,建議還是參加豐中校區的社團較佳。另外除了社團活動(部活)之外的選擇是同好會(サークル),我參加的同好會是由外國語學部組成的軟是棒球同好會,來到日本之前對於日本棒球有著一股憧憬,所以參加棒壘球社團也是在來之前計畫的活動。在同好會裡只有日本人,除了與小老師的日文會話以外的練習時間,在這裡可以更加接觸到日本大學生平常的樣子。在中心裡上課,老師講話的語速較慢,且文法較正確,所以能夠聽懂9成以上的內容,但在同好會裡,能夠聽懂得對話只剩下約2成,雜談之中參雜著大阪腔以及各種省略用語,很慶幸能夠參加同好會,每週打球運動的時間之外還能夠與球隊的朋友多加接觸,藉此提升自我語言能力。
若需要打工的人切記在進海關時記得填寫資格外活動許可申請單,如果進海關時忘記申請,雖然市區也有地方可以申請,不過來往的交通費也是很可觀。來到日本後的第二個學期,在春假時的分級測驗當中升級至B2,少了必修科目後也多了許多時間。在這個學期開始面臨到生活費的問題,開始在網站上找尋打工,打工對於日本人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幾乎每個學生都會打工藉此賺進生活費,求職時也會被詢問打工經驗,也是增加自己經驗的活動。剛開始尋找打工時有些不順利,一方面不想找尋餐廳類的打工,另一方面是語言能力仍然是個問題,經過了不少面試之後才找到在伊丹機場內的工作,在全日空客艙裡的清掃工作。跟同好會裡一樣的都是日本人,但在這裡遇到更多年齡層的人,年紀較長,或是高中生等,把握機會練習自己的日文會話能力以及賺取生活費是雙贏的選擇。由於公司規模不小,又在機場內的工作,相較起來非常細心,從報相連到指差呼稱,體驗到日系公司的日常。
平常的休閒活動除了同好會外以及打工,當然是留學生最想體驗的就是到日本的各個地方旅行,能夠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一般的觀光景點之外,跟在這邊認識的朋友們一起租車到交通較不便地方旅行,天橋立、美山、三好、熊野等,日本的交通方向與台灣是不一樣的,剛開始在這裡開車時會不習慣,到後期開車時基本上已經適應日本的交通,也學會開車時的禮貌,例如:說閃兩次雙黃燈代表向後車致謝的意思。在日本,行人的路權永遠大於開車的,遇到斑馬線或是出現「一旦停止」的標語時,記得完全停住之後在前行。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感謝成大有交換學生的計畫,能夠讓我達成出國的目標,沒有踏出這一步或許現在的我眼界不會這麼廣,也不會更愛台灣這塊土地,很多的事情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非常鼓勵想要申請交換學生的學弟妹們,不要猶豫、也不要覺得麻煩,妥善利用學校的資源圓一個留學的夢,何嘗不去嘗試。
交換成功後的人,在學校課業以外的活動多多去嘗試,認識各個國家的人,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叫做肢體語言,不會講也不用擔心,GOOGLE翻譯帶在身上,也是能夠交到許多朋友的。交換期間內也不要忘記剛來到這裡時目的,一年的時間很快,想要在這裡得到多少,全憑自己想要得到多少。利用這一年的時間充實自我,體驗跟班上同學不一樣的生活。
剛到這邊時,雖選擇了號稱最輕鬆的Maple program,但來到這邊除了學分壓力外,還有獎學金的條件,由於非語言文化類的課程都在其他校區,每個禮拜都必須乘坐校車來往不同校區上課,好處是可以體驗到日本大學生上課的風情,但花的時間比別人多上更多,且在老師眼中就是普通的學生,不會因為你一個人語速就降低,更不會使用英語上課。大多數的課程不會讓你不及格,但翹課太多或作業沒做,能夠獲得的知識就愈少,只有不斷地要求自己,才能使自己進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