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學年 林同學
一、系別、姓名:水利系 林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捷克 布爾諾科技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17/06
摘要:
在歐洲留學的這一年最大的收穫就是自信的增長,而這樣的自信來自於自主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及在異地面對社交與課業挑戰時的成長,本文詳細敘述行前準備、食衣住行、社交與課業之心得。
Abstract: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 in my Erasmus year is my self-confidence. However, this base on the abilities I’ve gained in this year. In this report, I will show the story about how I dealt with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studies and living…etc..
1. 目的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被成大選為交換學生的一員,當初想要到歐洲當交換學生,是因為從小就有出國夢,我想要能夠說出流利的英文,我想要旅行,體驗歐洲的生活,認識不同想法價值觀的朋友,而在歐洲當交換生的這一年,也不負我所望的成為我目前人生中最豐富也成長最多的日子。
2. 過程
一、行前準備
簽證:
需本人攜帶以下文件至台北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面試及申請,面試後須待45-60個工作天才能拿到簽證。因為暑假很多人要申請所以面試時間也很難預約到,一定要一拿到入學證明就趕快準備簽證,否則簽證趕不上出發機票就麻煩了。抵達辦事處,他會要求你去隔壁台灣銀行繳費,大約台幣1275元。
捷克文版良民證、捷克文版入學證明、捷克文版住宿證明、英文版財力證明(一年或一學期皆需新台幣十八萬以上,本人戶頭之英文存款證明及本人名字的全球通用信用卡)、護照尺寸大頭照兩張。
• 良民證申請步驟
① 網路申請
良民證申辦可透過警政署申辦系統,三個工作天後領件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6號(位中華路及武昌街
口,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帶著身分證正本、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00元。
② 良民證公證
民間公證人重慶聯合事務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1號7樓之1
帶著良民證、身分證、750元。
③ 良民證外交部認證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地址: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2號3~5樓
④ 良民證翻譯
以下是朋友給我的翻譯範本,照著改成自己的資料即可,
或是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也能代為翻譯,只是需要另外收 費。
摘要:
在歐洲留學的這一年最大的收穫就是自信的增長,而這樣的自信來自於自主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及在異地面對社交與課業挑戰時的成長,本文詳細敘述行前準備、食衣住行、社交與課業之心得。
Abstract:
The greatest improvement in my Erasmus year is my self-confidence. However, this base on the abilities I’ve gained in this year. In this report, I will show the story about how I dealt with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studies and living…etc..
1. 目的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被成大選為交換學生的一員,當初想要到歐洲當交換學生,是因為從小就有出國夢,我想要能夠說出流利的英文,我想要旅行,體驗歐洲的生活,認識不同想法價值觀的朋友,而在歐洲當交換生的這一年,也不負我所望的成為我目前人生中最豐富也成長最多的日子。
2. 過程
一、行前準備
簽證:
需本人攜帶以下文件至台北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面試及申請,面試後須待45-60個工作天才能拿到簽證。因為暑假很多人要申請所以面試時間也很難預約到,一定要一拿到入學證明就趕快準備簽證,否則簽證趕不上出發機票就麻煩了。抵達辦事處,他會要求你去隔壁台灣銀行繳費,大約台幣1275元。
捷克文版良民證、捷克文版入學證明、捷克文版住宿證明、英文版財力證明(一年或一學期皆需新台幣十八萬以上,本人戶頭之英文存款證明及本人名字的全球通用信用卡)、護照尺寸大頭照兩張。
• 良民證申請步驟
① 網路申請
良民證申辦可透過警政署申辦系統,三個工作天後領件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6號(位中華路及武昌街
口,捷運西門站5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帶著身分證正本、身分證正反面影本、100元。
② 良民證公證
民間公證人重慶聯合事務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1號7樓之1
帶著良民證、身分證、750元。
③ 良民證外交部認證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地址: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2號3~5樓
④ 良民證翻譯
以下是朋友給我的翻譯範本,照著改成自己的資料即可,
或是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也能代為翻譯,只是需要另外收 費。
Městská policie města Taipei, Čínská republika
Výpis z policejního trestního rejstříku
Číslo: 良民證編號
Toto potvrzuje, že následující osoba:
Jméno
|
Č.ID nebo pasu
|
Pohlaví
|
Datum narození
|
Národnost
|
Místo narození
|
|
Čes.
|
英文姓名
|
身分證字號
|
Ženský
|
出生日月年
|
R.O.C.
|
Taiwan
|
Nemá v Tchaj-wan žádný záznam o odsouzení.
|
||||||
Policejní pověřenec: Chiu, Feng-Kuang
Razítko: Městská policie ve městě Tchaj-pej
Datum vydání: 4. Červenec ,2016
Číslo:000999 Datum: 4. Červenec,2016
Tento dokument ověřila veřejná notářská kancelář Taipei Main Station Partners, okresní soud v Taipei (Taiwan), R.O.C.
Notář: CHEN, LEE-TSUNG
待簽證通過,辦事處會寄信通知,要求你辦理保險,只要依照信件中的保險公司辦理即可拿到簽證。
機票:
由於離布爾諾最近的國際機場是維也納和布拉格,在比較價錢後買的是阿聯酋航空由桃園中正機場飛往維也納,中間於杜拜轉機,價格約為新台幣一萬六千元的單程學生機票。
學生機票的價格比較便宜,但需在登機前出示國際學生證,故需要先在國內申辦國際學生證ISIC卡(可以請圖書部代為辦理,或是自行上網申請),我的機票托運行李額度為30公斤,但聽聞其他交換生請旅行社代為購買機票,行李是40公斤,只是我不清楚價格是否有比較貴。
行李內容物:
以下是我自己有帶過去的東西,以及我出國後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以列表的方式供學弟妹參考。
物品
|
備註
|
歐規轉接插頭*2
|
|
國際通用轉接插頭*1
|
去英國玩時會需要
|
無開關的台灣延長線
|
雖然台灣買到的延長線大多是110 V電壓,但只要沒有開關,且不要在高功率電器上使用,一般是沒有問題。
|
手機與相機背帶
|
出去旅行時最怕這兩樣弄丟,還是掛在身上保險。
|
束帶
|
宿舍裡沒有曬衣服的地方,一般都是在那裡買一個曬衣架,但我覺得曬衣架很佔位子,因此我是將束帶綁在舊窗簾軌道上,再將衣架勾上來曬衣服,省錢又方便。
|
禦寒衣物(手套、毛衣、毛帽、圍巾、發熱衣、發熱褲、厚襪子、防風防寒防水的外套、防寒的靴子)
|
建議學弟妹在台灣冬天時就要先買,免得出國前的暑假很難買到冬天衣物,也可以到當地在買,但是要到聖誕節才會打折,所以在那之前還是要先撐得過去。
|
暖暖包
|
歐洲沒有在用所以也很難買到
|
食物(泡麵、統一肉燥醬、維力炸醬、太白粉、炸鹹酥雞用的五香粉、醬油膏
|
米、麵條、醬油、麻油、珍珠、西米露都能在當地買到,主要是調味料比較難找,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台灣都不太會煮飯,但是去了以後想吃就會想辦法做了
|
大同電鍋
|
當地也有賣電鍋,但是比較像是電飯鍋,外鍋不能加水
|
行動電源
|
冬天的時候太冷手機掉電非常快
|
霹靂腰包
|
歐洲大城市的扒手很多,出去玩時手機大鈔護照最好貼身放好
|
太陽眼鏡
|
不只夏季陽光刺眼,冬季下雪時的反射也很需要保護眼睛
|
一大面台灣國旗
|
讓歐洲同學們認識台灣,也可以在離開前讓好友們簽名作為紀念
|
伴手禮(台灣風景明信片、茶、餅乾、科學麵、肉乾、肉鬆
|
這裡列的是歐洲人比較喜歡及容易接受的伴手禮
|
常備藥品
|
感冒藥過敏藥所有藥品最好帶齊
|
鎖頭
|
住hostel常有附置物櫃但需要自備鎖頭
|
台灣的銀行信用卡
|
詳見以下敘述
|
信用卡:
台灣信用卡
任何銀行卡國外刷卡都會有手續費1.5%,因此我用的是國泰世華銀行的現金回饋卡,有2%的優惠,算起來倒賺0.5%,但學生辦卡需家長同意以及存款證明,而且每月只有2萬額度,在當月帳單結帳後與繳款中的那段時間卡片會被凍結。
在台灣先設定線上刷卡的密碼,否則每次線上刷卡,還要換上台灣手機的sim卡來收簡訊很麻煩。
還要在台灣設定現場刷卡的密碼,例如加油站和有些地鐵站是一定要密碼才能刷卡,但台灣很多卡都是不需密碼直接簽名的就不能用。
也有些朋友用的是元大現金回饋卡,但是元大對學生的審核很嚴格,我之前的申請就沒有通過,如果爸媽有現金回饋卡,直接辦副卡限制比較少。
台灣的信用卡有時候在歐洲不一定刷得過,最好有不只一張卡比較保險,雖然在當地也會辦儲蓄金融卡,但如果離開捷克後還想要旅行一段時間,就會需要用到台灣的卡。
捷克銀行儲蓄金融卡
於下文中另行說明。
花費:
在統計過我一整年的開銷後,包含旅行的總花費約為50萬,其中約有30萬為現金,20萬為台灣信用卡費。
其實如果不旅行,在捷克待上一年,真的花不到什麼錢,20萬大概綽綽有餘,但是我把這一年當作自己工作前的gap year,旅行了20國,在盡量減少不必要花費下還是花了不少。因為自知沒什麼防身能力,也不希望父母擔心,所以我都是選便宜的青年旅館住,如果願意couch surfing的話,旅行的費用是可以減少許多的。
學伴buddy:
學校會在出發前就分配好每位國際學生的學伴buddy,這位buddy會在你抵達布爾諾時接你到宿舍,幫助你安頓,因此務必要在出發前聯絡好buddy你的抵達時間,否則一到當地還沒有電話可以聯絡時會很麻煩。因為buddy通常會幫助你許多,因此可以準備一份小小的伴手禮給他。
二、如何抵達宿舍
巴士:
無論是到達維也納或布拉格,在機場外都有巴士可以抵達布爾諾,我推薦搭乘Student Agency,直接現場購買只能付現,單程抵達布爾諾約為15歐,行李一件是10克朗或0.5歐,所以最好準備一些零錢在身上。利用student agency app買票會便宜一點點,可以在下飛機後利用機場wifi先買。
有軌電車 tram;
抵達布爾諾Grand Hotel站後,步行一分鐘即可到tram站,搭乘tram12號往Technology Park的方向,坐到底站下車後步行上坡10分鐘,即可抵達宿舍A03。如果行李太重不想爬坡,可以在Skacelova站下車,轉搭公車53號到Kolejni站,即是宿舍門口。
三. 安頓
宿舍配置:
以下是宿舍雙人房的照片,房內配有盥洗室、廁所、冰箱、書桌、書櫃、衣櫃,每層樓還有兩個公共廚房。一抵達便會拿到鑰匙和一組床具,每兩週可以免費換洗一次。
居留證:
抵達後三天內須至外事警察局辦理長期居留證,需攜帶護照,到場填妥表格即可。
FOREIGN POLICE (Cizinecká policie)
Address : Cejl 62b, Brno
Telephone : +420 974 628 131
Office hours :
Monday and Wednesday : 8 a. m. – 5 p. m.
Tuesday and Thursday : 8 a. m. – 2 p. m.
Friday : none
購物:
① 食材及日用品
Tesco坐到ram12到 Uzka下車便是
其實也可以上網訂免運費直接送到宿舍
② 亞洲食品-越南村
地址:Olomoucka 65, Brno
交通方式:搭Tram 12到Hlavní nádraží(中央車站)轉Bus 31
或Bus 33到Olomoucká - u školy 下車往站牌左邊走便是星 期一公休建議可以合辦一張越南村卡,在最大的超市買許 多東西都有優惠越南村裡面的中國小商店可以買到日本米 以及許多食材
③ Ikea
電話卡:
ISC國際學生會會給一張vodafone的易付卡,因為歐盟新政策的關西,現在在歐盟境內,只要你使用的是歐洲電話卡都無漫遊費,因此這張卡在歐洲各國都能使用。
但是捷克的網路費算是歐洲有名的貴,鄰近國家中,波蘭的網路費是最便宜的,因此我建議可以暫時先用這張電話卡,在去波蘭玩時在當地再買一張卡,記得要在當地開通,且注意一本護照僅能購買一張卡。
銀行開戶:
在拿到電話卡後即可去開戶,我在當地有辦兩張KB銀行的金融debit卡,就是戶頭有多少就能刷多少,主要是用來存放現金用,一張是存捷克克朗,一張是存歐元。
坐tram 12 到Ceska,往自由廣場的方向走,即可在廣場邊看到KB銀行,走進去到櫃台說要開戶,他會告訴你需要的文件並幫你預約時間。
需注意的是一定要記得在離開捷克前本人去銀行取消帳戶,否則會有保管費,導致自己變成欠銀行錢。
四. 旅行
在一年內暢遊歐洲二十國,以下有幾個app是我想要分享的。
1. Skyscanner、kiwi.com是機票比價用
2. booking.com、Airbnb、Couchsurfing是預定住宿用
3. maps.me是離線地圖
4. Regiojet、FlixBus是預定巴士用
5. Rome2rio可以比較不同交通方式的價格
6. IDOS是布爾諾交通查詢
7. Splitwise是朋友一起旅行的分錢記帳用
8. Ahorro是私人記帳用
9. TripAdvisor是查旅行景點與美食的
10. 極簡匯率是匯率換算用的
11. Wizz Air 及Ryan Air是我常用的兩個航空公司
五. 學業
布爾諾科技大學的選課及考試方式非常不同,在出國前就先選課,選到的課系辦會回覆是否同意你修課,開學後也可以再網路更改選課,同樣的每一次新增課程都需要得到同意才算選課成功,確定不會再更改選課後還需要至系辦簽名確認選課才算完成選課。
一般來說考試有期中跟期末考,兩者都需要先上網登記,如果考不過或不滿意成績也都至少有兩次補考機會,因此多數學生會利用第一次考試水溫,掌握重點後再考下一次。
因為布爾諾科技大學並沒有水利與海洋工程系,因此我第一學期讀的是機械工程系,選擇機械工程系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機械系開設了一些水利相關課程,第二是因為這個學校的工業設計系歸在機械工程系之內的,故開設許多設計課程,而我個人一直對設計充滿興趣。然而真的上課才發現這些設計課程雖然標榜用英文上課,但學生實際都是捷克人,因此老師是捷克語為主,英語為輔,對於設計底子不深厚的我來說非常吃力,所以後來我退選了設計課而選擇更多水利相關課程。
第二學期我主要是到土木系修課,因爲機械系下學期並沒有與水利相關的課程可以選擇,而布爾諾科技大學的土木系是最有名的,因此多數課程一定要學的很扎實才能通過考試,這時候如果總是孤軍奮戰沒有學伴,就會額外辛苦,為了每一次的作業,同學們總是會聚在一起腦力激盪,否則只靠自己真的會花很多時間。
六. 社交
國際學生會ISC舉辦每週都會舉辦許多活動,想要交到朋友,一定要隨時關注ISC的Facebook社團及網站,不管在哪裡努力參與總是交朋友的第一步。布爾諾科技大學有許多來自歐盟的Erasmus Program交換生,用心經營是可以交到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的,我們出了國就是代表了台灣,出國後相遇的人們,以前或許沒有聽過台灣,但是當他們認識了我們,我們就成為他們心目中台灣的樣子。
在Erasmus要認識人的管道主要來自Party,每週二晚上ISC都會舉行國家presentation,讓各國的人上台介紹自己的國家,這也是一個讓大家認識台灣的機會。在presentation完後,大約十點在宿舍走廊會有pre-party,這個通常是交換生自發性舉辦的,等大家熟了也會有再各自房間的私人pre-party,在這個時間,大家會自己帶酒到走廊上玩遊戲聊天,這是很好的認識別人的機會。pre-party約莫進行到十二點,大家會移動至宿舍隔壁叫做Yacht的Club喝酒跳舞,這個Club同時也是學生們日常休閒交流的場所,大家喜歡在那裡喝酒聊天玩牌。
雖然這些社交都似乎都離不開酒,但其實不會喝酒也不用擔心,我剛捷克時連一杯啤酒都喝不完,但是沒有人會逼著你喝,大家喝酒只是喝個開心和氣氛,你就算拿的是飲料也沒關係。
雖然我交換兩個學期,但其實大部分的外國朋友都是在下學期認識的,因為在上學期時我因為天氣太冷一直感冒,常常覺得很懶天氣又好冷不想出門,歐洲人又跟台灣人不一樣,沒有共同話題還有語言問題,因此沒有真的用心參與活動,交到的朋友因此不多,在學期末時想起自己交換的初衷才感到後悔 。
在下學期開始前,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的融入,即使一開始真的很難,歐洲人的口音讓我英文聽不太懂,他們的玩笑我也不懂,總是覺得很難聊天,但是只要努力參與一定會有成果,後來我交到了一群很棒的朋友,雖然我們在一起時也無法像台灣人那樣真的無話不談,但是對彼此都是真心相待,對我來說那就夠了。
3. 心得
這一年過後我改變了許多,除了英文上的進步,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自信的成長,因為開始學習獨自完成一些事,為了不被忽略而學習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仗著沒人認識自己而做了許多以前不敢的事,這些都是培養我自信的養分,讓我對自己想要的未來有了一點雛形。
過去的我認為我的未來就是跟隨身邊的人的腳步,考研究所,畢業後考公職或進入顧問公司,領一份不多不少的薪水,每年休假個一兩週,剛好夠自己吃美食及出國花花錢踩點旅遊,雖然不滿足但我想像不出其他的可能。但在這一年,我看見了很多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原來我所以為的大家都這樣並不是真的,只是我看的對象不夠廣罷了!
一直以為歐洲人能過得如此富有生活情調,是因為他們賺得多,到了歐洲才發現很多歐洲人都賺的沒有比台灣人多,甚至某些國家事業率高達50%,但是我看見他們更懂得運用金錢及享受生活,他們很少外食,也不太會追逐流行,很多人拿的手機都不是旗艦機,家裡開的也常常是二手車,度假最常做的就是爬山或到海邊曬太陽游泳,日常生活的休閒就是party、看書、烤肉、野餐、健行。這讓拿iphone的我開始反省我所擁有的,真的能帶給我快樂嗎?
回國後的一週,有許多不適應,深刻體會到法國詩人韓波所說的生活在他方之意,最明顯的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得不習慣,歐洲人比較維護私領域,因此即使是朋友家人也不會隨意對你的穿著打扮或是生活方式發表意見,不會有人一見到你就對你說你黑了或胖了(即使他們只是隨口說說並無惡意,甚至只是想找話聊),也不會有人這讓總是十分在意別人想法的我感到自由,也因此讓我開始學習尊重別人,改掉輕易評論別人的習慣。
換個想法來說,生活在他方其實只是暫時的逃離,如果沒有面對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後來只會一直在不同的地方重道覆轍。我不能苛求周遭的人去改變,但是人總是互相影響的,我應該學著用我在歐洲得到的自信,友善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把在歐洲生活一年的改變融入未來的人生,很難很疲憊但終歸是無法割捨這些成長,我還在尋找平衡點,但我相信即使很慢,但總是能越活越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