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邱同學
一、系別、姓名:台文系 邱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奧地利 茵斯布魯克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17/02
摘要:
Abstract:
Time flies and the exchange experience in Innsbruck University will be one of the best days in my life. Innsbruck which is surrounded by the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the Inn river is an Austrian town of Tyrol. It's also called an "university town". In class, the way of teaching from professors is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 think, discuss, and make mistakes bravely". Through the discussion between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we are mo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 deeply. After class, the students who study in Innsbruck University usually hang out by Inn river, or go mountain- climbing with friends. The life in Innsbruck let me know how to enjoy the life and live in the moment. I'll bring the values back to Taiwan and think about the way I want to live and the person I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1. 目的
從小便耳聞歐洲國家自由的教學風氣,也欣羨他們的城市裡充滿著歷史課本上才會出現的古蹟與建築,那時我告訴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踏上歐洲的土地,親身體會這樣的震撼。也因此成為交換學生一直是我的夢想之一,希望能透過到交換到國外的機會,體驗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教育環境以及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見識更深更廣。
2. 過程
一開始抵達茵斯布魯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像是人口登記、學生註冊、宿舍入住、辦銀行帳戶等等,這些事項都很繁雜,不過一旦完成後,你就是一位生活在茵斯布魯克的國際學生了!
這裡的飲食屬於重口味的但卻不吃辣,每一份餐點的份量都大到可以兩個人一起分著吃,一份餐點(餐廳裡)平均8-12歐,一定要嘗試的奧地利料理有:炸豬排,麵團,一種麵包裡面包果醬,香腸等。還有不知道為什麼歐洲的Pizza都超好吃的,價錢還比台灣便宜,是窮學生的好朋友!說到生活,歐洲人很注重家庭跟朋友。在許多活動的售票處皆可看到「家庭票」的選擇,價錢都相當地划算,可以看出他們的文化鼓勵與家人一同出遊、培養感情。至於朋友的話會時常相約去酒吧、夜店小酌狂歡,衣著部分都是以最輕便舒適的樣子出現,像是牛仔褲與T-shirt,當然也有穿著很辣的女生們,不過一切依自己喜好啦!歐洲人根本不在乎你穿什麼樣子,在乎的是跟你聊不聊得來還有你的個性如何。
來到這裡後,每一位台灣的交換學生都化身為小廚神,蔥油餅、包水餃、炸地瓜球、冬瓜茶、滷肉飯、蚵仔煎等等的樣樣來,而且每一道都超道地的,完全擄獲台灣人與歐洲人的味蕾。順帶一提,我的奧地利朋友們都超愛吃鳳梨酥跟雪餅,他們對於台灣的小零食都讚不絕口!
除此之外,來到茵斯布魯克,一定、一定、一定要去滑雪,很重要所以說三次。茵斯布魯克是滑雪勝地,也曾經舉辦過奧林匹亞運動會,滑雪場上每一個看起來都像專業的選手,不論老人、青壯年或是小孩,一個直線衝刺或急速轉彎都讓人驚呼連連。這裡的小孩從小就被送去上滑雪課,普遍程度大概就像台灣的棒球課與籃球課這樣。
雖然準備交換生申請資料與等待學校通知的日子很煎熬,但當我走出茵斯布魯克火車站的那瞬間,發現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茵斯布魯克真的是一個好美好美的地方,不管在何處,抬起頭來迎接你的就是那阿爾卑斯山群的美麗山景,入秋的他,還是青綠色的,偶爾在山頭會覆上一層雪白,讓人看得癡迷;冬天裡的他,從山頭到山腰連綿一片的白,讓人這輩子都忘不了他的美。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食:
1.) 泡麵:泡麵一直以來都是離鄉背井遊子遊女的好朋友,除了好吃之外,便利度也是百分百,在公共廚房滿到都是人的時候,只要煮碗開水就能夠享受美食,不用跟其他的學生人擠人、搶瓦斯爐。
2.) 調味料: 當你思念台灣的家鄉味時,調味料們將會是你抒發鄉愁的最佳利器。醬油、麻油、雞精粉、咖哩塊、蒜蓉醬、XO醬…請參照自己的喜好準備,如果行李箱空間及重量有剩的話就用調味料把它裝滿吧!有些醬料其實亞超都買的到,只是口味跟價錢會有點落差而已!
3.) 台灣傳統零食餅乾:和外國人交朋友的時候超級好用,很多外國朋友都很喜歡台灣的傳統點心,像是鳳梨酥等等。
4.) 當地買不到的東西: 乾香菇、肉鬆、珍珠等等。
衣:
茵斯布魯克的冬天其實不會太冷,除了偶爾的颳風警報來襲之外。平常的搭配大概是
發熱衣+毛衣+輕羽絨外套+大衣+內搭褲襪+一般褲子+厚襪+防水靴。這樣的搭配再加
上防寒小物像是毛帽、圍巾、手套之類的東西,就可以溫暖的度過零下的寒冬了!
住:
茵斯布魯克大學與OEAD的宿舍系統合作(有點像是成大跟太子的感覺),有很多宿舍可選擇,
建議住在離校區近的地方,像是home4student離舊校區(Innrain52)就很近,如此一來可以省下
一個學期的公車票(五千多台幣)。如果喜歡飛機的人可以選擇panorama(我選擇的宿舍),隔音
很好不會聽到飛機起降的嘈雜聲,窗外看出去的風景就是機場與山景,美到令我常坐在書桌
前發呆!不過缺點就是得搭10多分鐘的公車才能到舊校區,到市區的話則是要20-30分鐘。
如果是很喜歡夜晚去參加派對的話就不建議住在panorama,因為最晚公車只到11點,再晚
就得搭計程車了(不過價錢跟台灣差不多),這點很重要而且是我的深刻體悟!
行:
在茵斯布魯克的交通大概有四種方式:公車、計程車、走路、纜車。市內的交通很方便,大
部分的景點或市中心搭公車都可以抵達,舊校區在klinik站(F、O、R線皆可到),若是Sowi
商學院的話則是polizei站(R線)。假日想到山上去欣賞美景的話可以搭乘J線至patcherkofel
站或是nordkette站,再轉搭纜車上山,只是纜車票價稍貴,若有Innsbruck卡(觀光用,一
日票39歐 )或是freizeit ticket (一年400歐)的話則可免費搭乘。計程車的收費跟台灣差不多,
從火車站到機場大概15-20歐。閒暇之餘也可以搭乘OBB國鐵去附近的小鎮像是Hall in Tyrol
玩耍。
育:
在交換的期間內我總共選了三堂課程:
1.)跨文化溝通:該堂課程的內容主要是教導學生了解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性,教學方式是以小組討論、每周報告、難民議題或者是介紹國家等為主,由於該堂課是屬於線上課程,大部分的作業都會透過olat (類似成大moodle)繳交,一學期下來需要到堂的次數大概只有3-4次。除此之外,推薦學弟妹選擇難民議題作為期末報告,雖然workload很重,但是可以近距離與難民接觸,重新認識自身對於難民議題的理解。
2.)歐盟:該堂課也屬於線上課程,一個學期只需到堂三次,不過需要交將近十份線上作業以及最後的期末報告。選修線上課程的好處是有更多時間可以規劃旅遊,但缺點是功課量相較於每周固定課程來得重,也較少與班上同學接觸。
3.)德文:德文課是我最喜歡的課程。班上有來自義大利、瑞典、英國、芬蘭等國家的學生,是一個可以認識各國好友的管道。老師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上課方式輕鬆有趣,除了教授我們常使用的生活用語與句子外,還告訴我們許多課外有關茵斯布魯克的資訊(如krampus的活動),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更能了解在地文化。
樂:
1.) Pub&Club: 在歐洲,學生晚上的活動大多是跑去Pub喝酒或是去Club跳舞,對他們而言,這些地方是與好友聯絡感情與放鬆課業壓力的地方。在學期的一開始,ESN(國際學生組織)便常在Club/Pub舉辦活動,讓國際學生們喝喝小酒,玩一些與啤酒相關的小遊戲(如Beer Pong),增進大家的感情。其中我最常去的夜店是weekender,在星期一的夜晚會有student night的折扣,值得相約親朋好友一起去!
2.)滑雪: 茵斯布魯克是著名的滑雪勝地,每到假期總有來自各地的歐洲人前來滑雪。茵斯布魯克的滑雪場有Stubai、Patscherkofel等,建議一開始先到初學者的地方練習或是找個會滑雪的奧地利友人一同前往,等到技巧純熟後再搭纜車從高處滑下,才不會摔得零零落落。
3.)溜冰: 溜冰跟滑雪是在茵斯布魯克交換的生涯中必須要嘗試的兩件運動!不過其實溜冰就跟在小巨蛋溜冰差不多,只是價格較便宜,而且場上高手雲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入場費一次約2.5歐,租借器具4歐,有freizeit ticket免入場費。
4.)爬山健行: 若是10-2月交換的學生,建議在一開始抵達茵斯布魯克時就先搭纜車上nordkette,可以看到夏秋的景色,等到1、2月下雪時再上山一次,將會是充滿白雪的另一種美景。
5.)周遊列國: 奧地利的地理位置很好,上接德國,下接義大利,左為瑞士,右是捷克,搭乘跨國巴士flixbus或是國鐵OBB即可用合理的價錢玩透透。除了把握這個機會周遊列國外,更重要的是要好好體驗奧地利當地的文化、美食及人文風情,才不枉這半年的交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