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張同學
一、系別、姓名:企管系 張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中國 北京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9~2017/01
摘要:
行前準備包含收到確認書後之出發前的相關預備(選課、與學伴聯繫),校園生活包括食、宿、交通以及電子商務支應用。後半部分則分享如何在交換的同時多利用機會遊歷中國、與本地生交流。
Abstract:
This report is about exchange program in Peking University for one semester in 2016 including preparation , school life and traveling experience.
Preparation contains course selection and contact with your buddy. School life contains food , accommodation , transportation and mobile payment. Another part is about interacting with local students and traveling around China.
1. 目的
中國自元以來定都北京,北京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擁有悠久的歷史,這點與成大所處的台南十分相似,加上北京又為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之一,究竟古代與現代的交織能有多少新奇體驗?這是我選擇北京作為交換城市的原因,另一方面,想要感受全中國學習最高殿堂─北京大學的求學氛圍,特別是與光華管院狀元各省狀元菁英的交流,這是我選擇北京大學最大的原因。
2. 過程
行前準備:
一、 護照 台胞證 國際學生證
倘若是第一次出國的人,務必在收到錄取通知之後馬上去辦理護照、台胞證!因為學校需要相關證件的時間很短,辦這些證件需要一定時間,沒有及時辦理鐵定來不及,否則就要加錢趕件了,國際學生證的話用來一次購買來回機票有優惠,可以考慮辦一張來購買機票。
二、 翻牆軟件
中國的網路建有鼎鼎有名的防火牆,境內不能隨意使用FB、IG,出發之前可以先行下載多個VPN以備不時之需,一個不行還可以換另外一個。
三、 選課
北京大學的選課系統與成大是大相逕庭,北大的選課系統是先預排好課程後,進入投遞意願點數的頁面,每人共有99點意願點數,在選課人數並未超出上限的時候只需投遞一點,反之超過上限的課程就需投遞較多的點數來增加抽中機率,如果該課程非拿到不可就投遞多一點點數,這裡的投遞點數包含院內的課,並非像成大一樣院內生有保障,就算超額也能選進去,但抽中與否還是與運氣有關,本人有投遞超過80志願點數的課程還是掉課。
四、 學伴與機場接送
由於我們是屬於校級交換生,北京大學對口辦公處室是港澳台辦公室,港澳台辦會分配學伴給每一位在校生,但是否每一位學伴都會積極與你相處這些,還是因人而異,當地用微信聯絡,學伴會先以郵件通知你,加了微信之後就可以連絡之後報到事宜,以及疑難雜症解惑,我很幸運的遇到一個很好的學伴,她除了帶領我在第一天將所有的東西辦理齊全外,還帶我轉了北京一圈,遇到熱情的學伴能有良好的互動外,也不怕遇到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機場接送由港澳台辦負責,行前通知會含有詳細資訊,到機場大廳也會有接待指示牌,不會有太大問題,基本上不用太過擔心,若有特殊情形晚到可以自行與港澳台辦老師來信詢問,會有接待的同學協助幫忙。
校園生活:
一、 食
北京的物價相較於台灣來說,比台北稍高一些,所以平時吃飯不像都會選擇在校內食堂,學校內有多個食堂,不同的風味窗口可以滿足廣大學生需求,而且價格相較於外面便宜許多,10元人民幣解決一餐綽綽有餘,而消費使用方式是使用校園卡,可以透過支付寶儲值。
二、 宿
校際交換生會被安排在北京大學的宿舍裡面,並非與其他外國人士所居住的宿舍為同一個,而是與當地學生居住在同一棟,北大宿舍有一點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周間晚間11點後樓內會斷電,想要念書就只能購買充電式台燈,但實際狀況還是要依當時住宿狀況而定,此次交換期間男生宿舍那棟就比較幸運沒有被斷電,女生則是照常執行,洗澡則是沒有浴簾,大家必須坦誠相見,這是在台灣宿舍體會不到的特殊體驗。
三、 交通
北大出東門就有地鐵站,前往北京各個景點可說是非常方便,常使用地鐵或公交的人可以至地鐵站辦理交通卡,搭乘扣款上享有優惠,微信上也有滴滴打車供人使用,交通可說是非常方便。
四、 電子商務應用
行動支付絕對是最大的亮點,將手機號與銀行卡辦理好之後,下載支付寶即可綁定使用行動支付,讓你出門不用攜帶太多現金。除了支付寶外,微信也可以用來支付。在購買東西上可以使用掏寶或是京東,下單好用行動支付後,校內也有快遞取貨點,不用擔心在繁忙的時候無法取件,飲食方面,可以多多使用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等,整體來說一隻手機幾乎就能解決生活大小事。
本地生交流機會:
由於交換都是上學期前往,適逢新生入學,社團也會有類似社團博覽會的百團大戰,想要多與當地學生互動的話,去走一遭準沒錯,除此之外,各院也會有院學會和運動院隊,如果本身在學校有參與系隊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多與當地人互動,我利用交換時間參與了排球院隊,結交到一群很要好得當地學生朋友,也著實的與他們的互動大增。
遊歷:
大致上分為自助旅行和跟團旅遊。
自助旅行,常用到交通工具為高鐵、火車和飛機,值得一提的是,火車和高鐵搭乘上需要實名登記,所以搭乘時台胞證一定要攜帶,沒有台胞證,就算買好票也無法搭乘,通常自助旅遊建議規劃在交通旅遊方便的城市,四川、重慶、天津……等。
跟團旅遊,通常在地廣的城市或前往的景點具有一定難度的地區,此次交換期間,前往內蒙古和九寨溝地區是使用跟團的方式,內蒙古因為地廣景點間的距離也長,倘若自助旅行的話,難度相當高,九寨溝則是特殊景區,光是前往就需要耗時一天,旅遊天數基本就是三天起跳,考慮跟團的話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特別推薦:微信公眾號的「北大清华讲座」裡的青青旅行,這是窮遊的好幫手,不定時會推出各個不同旅遊路線,價格不高適合學生出遊。
一、 護照 台胞證 國際學生證
倘若是第一次出國的人,務必在收到錄取通知之後馬上去辦理護照、台胞證!因為學校需要相關證件的時間很短,辦這些證件需要一定時間,沒有及時辦理鐵定來不及,否則就要加錢趕件了,國際學生證的話用來一次購買來回機票有優惠,可以考慮辦一張來購買機票。
二、 翻牆軟件
中國的網路建有鼎鼎有名的防火牆,境內不能隨意使用FB、IG,出發之前可以先行下載多個VPN以備不時之需,一個不行還可以換另外一個。
三、 選課
北京大學的選課系統與成大是大相逕庭,北大的選課系統是先預排好課程後,進入投遞意願點數的頁面,每人共有99點意願點數,在選課人數並未超出上限的時候只需投遞一點,反之超過上限的課程就需投遞較多的點數來增加抽中機率,如果該課程非拿到不可就投遞多一點點數,這裡的投遞點數包含院內的課,並非像成大一樣院內生有保障,就算超額也能選進去,但抽中與否還是與運氣有關,本人有投遞超過80志願點數的課程還是掉課。
四、 學伴與機場接送
由於我們是屬於校級交換生,北京大學對口辦公處室是港澳台辦公室,港澳台辦會分配學伴給每一位在校生,但是否每一位學伴都會積極與你相處這些,還是因人而異,當地用微信聯絡,學伴會先以郵件通知你,加了微信之後就可以連絡之後報到事宜,以及疑難雜症解惑,我很幸運的遇到一個很好的學伴,她除了帶領我在第一天將所有的東西辦理齊全外,還帶我轉了北京一圈,遇到熱情的學伴能有良好的互動外,也不怕遇到太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機場接送由港澳台辦負責,行前通知會含有詳細資訊,到機場大廳也會有接待指示牌,不會有太大問題,基本上不用太過擔心,若有特殊情形晚到可以自行與港澳台辦老師來信詢問,會有接待的同學協助幫忙。
校園生活:
一、 食
北京的物價相較於台灣來說,比台北稍高一些,所以平時吃飯不像都會選擇在校內食堂,學校內有多個食堂,不同的風味窗口可以滿足廣大學生需求,而且價格相較於外面便宜許多,10元人民幣解決一餐綽綽有餘,而消費使用方式是使用校園卡,可以透過支付寶儲值。
二、 宿
校際交換生會被安排在北京大學的宿舍裡面,並非與其他外國人士所居住的宿舍為同一個,而是與當地學生居住在同一棟,北大宿舍有一點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周間晚間11點後樓內會斷電,想要念書就只能購買充電式台燈,但實際狀況還是要依當時住宿狀況而定,此次交換期間男生宿舍那棟就比較幸運沒有被斷電,女生則是照常執行,洗澡則是沒有浴簾,大家必須坦誠相見,這是在台灣宿舍體會不到的特殊體驗。
三、 交通
北大出東門就有地鐵站,前往北京各個景點可說是非常方便,常使用地鐵或公交的人可以至地鐵站辦理交通卡,搭乘扣款上享有優惠,微信上也有滴滴打車供人使用,交通可說是非常方便。
四、 電子商務應用
行動支付絕對是最大的亮點,將手機號與銀行卡辦理好之後,下載支付寶即可綁定使用行動支付,讓你出門不用攜帶太多現金。除了支付寶外,微信也可以用來支付。在購買東西上可以使用掏寶或是京東,下單好用行動支付後,校內也有快遞取貨點,不用擔心在繁忙的時候無法取件,飲食方面,可以多多使用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等,整體來說一隻手機幾乎就能解決生活大小事。
本地生交流機會:
由於交換都是上學期前往,適逢新生入學,社團也會有類似社團博覽會的百團大戰,想要多與當地學生互動的話,去走一遭準沒錯,除此之外,各院也會有院學會和運動院隊,如果本身在學校有參與系隊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多與當地人互動,我利用交換時間參與了排球院隊,結交到一群很要好得當地學生朋友,也著實的與他們的互動大增。
遊歷:
大致上分為自助旅行和跟團旅遊。
自助旅行,常用到交通工具為高鐵、火車和飛機,值得一提的是,火車和高鐵搭乘上需要實名登記,所以搭乘時台胞證一定要攜帶,沒有台胞證,就算買好票也無法搭乘,通常自助旅遊建議規劃在交通旅遊方便的城市,四川、重慶、天津……等。
跟團旅遊,通常在地廣的城市或前往的景點具有一定難度的地區,此次交換期間,前往內蒙古和九寨溝地區是使用跟團的方式,內蒙古因為地廣景點間的距離也長,倘若自助旅行的話,難度相當高,九寨溝則是特殊景區,光是前往就需要耗時一天,旅遊天數基本就是三天起跳,考慮跟團的話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特別推薦:微信公眾號的「北大清华讲座」裡的青青旅行,這是窮遊的好幫手,不定時會推出各個不同旅遊路線,價格不高適合學生出遊。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沒有走出舒適圈到世界闖一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視野有多麼狹隘。此次的交換除了文化上有很大的全新體驗外,最大的收穫是清楚認識到自己有多麼不足,有很多空間可以精進學習和刻板印象的破除。
北大是中國最高的學府,各省精英薈萃之地,中國幾十億人口能有多少人脫穎而出?我想競爭程度和同儕的素質便可略知一二,更甭提身為北大第一志願:光華管理學院。初來乍到之時,戰戰兢兢,畢竟周遭同學只要上網百度就能發現他們的驚人事蹟,這也讓我下定決心在選課的時候,選擇能有分組討論的課程,透過課程的互動,彼此切磋成長,切磋的過程當中發現,他們求學態度嚴謹而慎重,對於學問和報告的追求,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做有很多準備的,這讓我相當欽佩,記得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在上外國經濟史的課堂上,由於排球隊的關係,迅速讓我找到與我有同一門課程的小伙伴,我倆也就結伴一起上課,在那次上課,我們才說到因為太忙沒有閱讀老師指定的課前材料,沒想到上課的時候老師向同學提問經濟史觀的看法和意見,正當沒人自願時,小伙伴變先身士卒,說得頭頭是道,老師也對其有一番點評和讚賞,這讓我頓時感到慚愧以及佩服,他們是在之前就做了多少的閱讀和功課,才能在沒有閱讀老師指定的材料也能回答問題。這也再再體現我的不足。此外,透過與他們的實際相處,才發現中國人並沒有想像中的不善合作只顧自己,相反的他們合作的效率高又好,也會互相照應組員,就以小組報告來說,以往經驗會在事前約出來共同演練確保最佳狀態,然而,在光華人人幾乎都有雙學位的課程要修習,外加實習,忙碌程度非同小可,所以他們報告的準備為在各自分工完成後,報告前半小時在約出來演練一次,與我們相比的演練時間可說是相當短暫,但他們依舊能完美呈現。
在前往中國之前,我對於交換至中國沒有太大期待,畢竟都是說著中文,使用中文的國家,然而,交換之後才發現中國這塊土地上人事物的真實面紗,中國之於台灣,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雖然彼此間距離如此靠近,但卻完全不了解,只能透過國際新聞,片面的了解,我很慶幸自己有這個機會能夠來到中國交換,以最直接的方式來認識這個最靠近台灣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