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陳同學





一、系別、姓名:物理所  陳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捷克 捷克科技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6/08/25~2017/02/13

摘要:

交換學生的想法在大學部的時候就有了,但是總是給自己很多藉口,最終拖到研究所時才順利申請成行。在出發前就有很多想法,要去完成很多事情,想要増強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想去很多地方旅行,想要認識很多各國的朋友,想要體驗外國的文化。這短短半年,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旅程,學自己想學的,絕對會是我人生中最自由最珍貴的時光,也很謝謝成功大學能給我這次機會,且提供補助,讓我在學生最後的階段有這段美好的回憶。下面的心得報告希望對以後想要出去交換的學弟妹會有幫助。

Abstract:

The idea of exchange student last from long time ago, however, there is always an excuse. This dream eventually came true in the last of student period. Many thoughts came out before going, to imrove my speaking ability, to travel around Europe, to meet many friend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experience western culture..etc.. In this half years, you can freely arrange your own time, plan your trips, learn what you want to learn. The period was definitely the most precious time in my life. I very appreciate that my university gave me such great opportunity to look around the world, and leave a such wonderful memory in the last of my student period. Hope the reviews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below can help people who want to exchange in Europe.

1. 目的

當初申請交換的目的很簡單,在畢業出社會前去看看這個世界,去體驗不同的文化,認識不同的人,還有趁著年輕做一些瘋狂的事。成大提供的交換選擇非常多,但歐洲是我的首選,歐洲包含了數十個國家且每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我很快便鎖定捷克的布拉格科技大學,捷克地理位置在歐洲中間,被德國、波蘭、匈牙利包圍,對於到鄰近的國家體驗非常方便,而且捷克的首都布拉格就是一個很美麗的城市。交換也是一種自我挑戰,令自己更獨立更有能力去處理大小問題,這也是令自己成長更成熟的機會。

2. 過程

申請:
由於申請需要英文門檻,建議大家如果想申請交換提早些著手準備英文考試,交換申請是出國前一學年,而申請時就要達到門檻,所以基本上出國前一年半左右就要開始準備,而且要把學校成績也顧好。申請出國的文件很多,在國際事務處的網頁都有列出,能準備的就先準備。申請上了還要辨簽證、保險之類的,這些東西都是愈早弄好愈好,我在拿到入學通之後馬上去辨簽證,7 月就拿到了,很多人都拖太晚以致於簽證沒下來遲遲不能出國。簽證申請要跑去台北辦,所需文件也很多,避免缺少東西白跑,最好先打去捷克文化辦事處確認跟約時間,從辨到拿有可能要一到兩個月。拿到簽證就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出發了。

日常生活:
捷克雖然是歐盟國家,但是不是歐元區,而是用自己的捷克克朗,捷克克朗比台幣大約是 1比 1.3,布拉格的物價跟台北差不多,首都以外的地方會在便宜一點。捷克也不是使用英文的國家而是用自己的捷克語,國內懂英文的人也不是多數,可以先下載好捷克語字典以備不時之需。第一天到學校的時候會拿到一包 Welcome Pack,裡面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資訊,像是如何辦學生證、交通卡、開戶,還有一張給國際學生用的 sim 卡凡等。捷克科技大學的宿舍跟校區分佈在布拉格各地方,我被分配到在山上的 Strohov,雖然每次出門都要坐公車下山,但這裡的交通算很方便,到布拉格後辦學生證時會辨一張交通卡,五個月只要一千多台幣,可以搭布拉格所有的公車、電車還有捷運,而且班次都非常準時。宿舍是四人一間共用一個廚房和浴室,歐洲的東天非常冷,大概十月開始就開始變冷,溫度大概會到零下幾度,十一月就開始下雪了,所以如果冬天來一家要準備防寒的衣服,在捷克也有一些大型的 Outlet 可以買,幸好每間宿舍的有配暖氣,所以在宿舍完全不會冷。宿舍有冰箱,平時在宿舍自己煮可以省下不少錢,另外,在山上也有一間學生餐廳,用學生證儲值會有學生價格比較便宜,選擇也很多,如果不想自己煮也不想吃學餐就要坐車下山吃,捷克餐廳很多,價格也不會太貴,很容易就可以吃到當地料理。
歐洲的冬天白天非常短,大概下午四點就天黑了,還好宿舍周邊的設施也很齊,像是球場、健身房等,每棟宿舍樓下還有酒吧,晚上無聊可以找朋友下去喝一杯。捷克的啤酒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一個東西,捷克的人均啤酒消耗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可以說是沒有啤酒會死,他們的啤酒牌子種類很多,價格也很便宜,如果你喜歡啤酒,可以把他們的酒的嚐一嚐。

課業:
由於捷克是用捷克語,以英文授課的課程不多,大部分都是開給世界各地的交換生上的,由於念理學院的人比較少,上課人數都不多,只有三四個人,感覺像小班教學,跟老師互動也比較多。我選了兩門物理想關的課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跟 Measurement and Data Processing 以及一門體育課。這邊的課程由自己的學院獨立負責,所以所有選課、學分、上課時間都要跟自己的學院接洽。捷克科技大學的每個學院部門都分佈在布拉格不同地方,所以在選課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有足夠時間到下一個上課的地方。課程一般會有考試但上課週數很少,如果是上學期的課程,通常會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所以可以在聖誕節後安排多點活動。學校也有開捷克文和捷克文化的課程給國際學生,由於當地人除了學生之外,大部分人都不會英文,所以學一些基本的捷克文再生活上有一定的幫助。

課外活動:
學校裡有一個國際學生的學生組織叫 International Student Club (ISC)專門為國際學生處理大小事務,像是 Buddy 的配對,Buddy 通常在出發前就會分配好,所以有什麼問題都可以請自己的 Buddy 幫忙,由於上課不會有什麼機會遇到捷克人,所以自己的 Buddy 很有可能是唯一會認識的捷克人。開學前會有一週由 ISC 辦的 Orientation week,這是認識其他各果交換學生的最好機會,大家務必參加。在學期中,ISC 也會辦大大小小的活動,像是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 Trip可以報名,每個禮拜也會有以不同國家為主題的 Integrating Party,交換生都會準備影片、遊戲、食物等,把自己國家的特色介紹給大家,這也是很好的機會去認識其他台灣的交換學生。


除了很多玩的活動之外,ICS 也有辦語言交換跟語言課,可以學的語言很多,像是西班牙文、韓文等都有,有些課是老師教,有些是交換學生教,他們也會邀請台灣人開中文的課程,如果你想要當中文小老師,也可以自告奮勇。

3. 心得與建議事項

一學期的交換學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絕對值得。我在學校開學前一個月就出發前往歐洲,這是我第一次到歐洲,希望到捷克之前能先到幾個國家玩。如果大家也想趁著交換到不同地方旅行的話,那最好是排在開學前跟學期結束後,當然學期中也可以但能去的不多。這次總共去了十四個國家,比較特別的是跑到芬蘭看極光還有去土耳其坐熱氣球。半年裡絕對會認識很多外國人,也會認識其他台灣人,嘗試跟不同的人去旅行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有旅程中你會更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同時也把自己的文化介紹給他們認識。

由於我們的文化與西方國家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我建議大家可以準備一些小東西放便外國人認識我們的文化、語言,例如我帶了一雙筷子,外國人都非常好奇怎麼用筷子煮飯吃飯,大家就在宿舍一起煮飯,教他們怎麼用筷子。有其他台灣交換生還帶了毛筆跟墨水,於是我們在以台灣為主題的 Party 上就教大家用毛筆寫中文,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體驗我們文化的好方法,這些東西在國外絕對是很難買到的,所以大家可以在出發前就先準備好。如果你是交換一學期,出發前你可能會覺得,半年很久,但是其實非常短而且過得非常


快,我還感覺我剛去但就已經結束了,所以最好是所有東西都先想好計劃好,你想要做什麼,去哪裡玩,修什麼課,學到什麼,把握時間一樣樣的去完成你的目標,因為時間不會等你,交換的日子一下子就過去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