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 卓同學



一、系別、姓名: 土木所 卓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澳洲 斯溫本科技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8/02/12~2018/07/15

摘要

本報告書簡述學生於106學年度第二學期出國至澳洲進行交換學生之目的、過程經歷及心得建議。一開始想出國只是單純不想錯過成大交換生的寶貴資源,在之後的申請過程中才漸漸萌生想看世界的想法,從一開始的簽證申請、抵達澳洲、在墨爾本生活、讀書、打工、與世界各國的人交流,到最後返回台灣,期間不斷審視當初對自己的期望,在即將回台之際,回顧在澳洲的這五個月,以下幾點是給之後將前往西方世界交換生的一些建議: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在出國前請務必勤加練習英文,如果只是符合最低的外語門檻是無法做有深度的交流的;第二,盡量接觸不同母語的人,否則你只是在離台灣比較遠的舒適圈生活而已;最後,努力生活讀書之餘,不要忘記玩樂^^。

Abstract

 This report is about my intention and experience of my exchange student life in Australia during 2018 spring semester and some suggestions. The initial thought of going abroad is just unwilling to miss the opportunity for exchange student from NCKU. And then developed the thinking which is seeing the world gradually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From applying for the student visa, then arriving Australia, living and studying in Melbourne, interacting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finally back to Taiwan. I kept inspecting the expectation which I promise to myself in the whole journey. Before back to Taiwan, I looked back the five months I spent in Australia and would like to give some advices to the one who is going to exchange to western countries: First of all and most importantly, make sure that you are equipped with proficient language skill before going abroad. The lowest qual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is not enough for deep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Second, you have to try your best to meet with people who have different mother languages from you. Otherwise, you merely live in another comfort zone which is a little bit far from Taiwan. And last but not least, don’t forget to play hard besides studying and living^^.

1. 目的

在申請交換之初,並沒有對於要申請去哪個國家有特別的想法,純粹只是想說如果錯過成大提供的國際交換生名額會很可惜,唯一的篩選條件就只有「去西方國家」,然而在準備申請的過程中才覺得不能漫無目標而白白浪費了這難得機會,因此考慮到與自身專業及經歷的結合,我選擇來到澳洲交換。

澳洲在近幾年來成為打工度假的勝地,原因不外乎就是那高的讓人垂涎的時薪以及令人流連忘返的自然美景,由於土木本科的打工實習經驗,讓我對於勞工的工作環境及薪資水準有一定的見解,再加上前往澳洲交換時已是碩三的學生,不算年輕,因此玩樂讀書並不是本次旅程的主要目的,我選擇來到澳洲交換主要是想要對於如此高的薪資水平以及造就這樣工作環境的教育模式一探究竟,再加上澳洲近幾年大興土木建設,建築業工人的薪資甚至海放白領階級,這跟台灣的現況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我認為可以利用這次交換生的機會走出台灣看看世界,藉由參考其他國家的優點並加以內化應用,提升台灣的勞工的工作環境。

2. 過程

2-1 前往澳洲前
選課、保險、註冊:
在確認錄取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UT)的交換生後,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該校提供的交換名額,與此同時進行選課及澳洲政府規定的海外學生保險,保險的部分SUT有固定合作的公司,會在錄取通知中一併附上,只需要付錢即可,在保險、選課皆完成後則完成註冊,SUT即會寄發CoE(註冊證明)。
簽證:
要出發前往任何國家之前,簽證是會最先遇到的問題,想要入境澳洲除了紐西蘭人免簽之外,其他國家的人均須辦理簽證,而交換學生的部分所需申請的是學生簽(subclass500),澳洲學生簽證申請之所需文件非常多且繁雜,因此建議確認收到SUT的錄取通知時,即可開始著手準備簽證所需的資料。
機票:
SUT位在澳洲的南端墨爾本,從台灣直飛墨爾本的飛機並不多,印象中僅華航有,因此建議選擇轉機,在時間上可以有較多的選擇,可以在其他國家轉或是在澳洲本土轉,台灣直飛往布里斯本或雪梨的飛機就很多了,抵達布里斯本或雪梨後再搭乘廉航前往墨爾本也可。
住宿:
澳洲生活成本昂貴,即使是學校住宿也不例外,不過在澳洲的住宿選擇多元,除了學校住宿外,還有homestay、sharehouse或是backpacker之類的,有的比學校住宿貴,有的比較便宜,各有優缺點,考量花費及需求後選擇適合自己的住宿方式即可。

2-2 在澳洲期間
生活:
墨爾本市中心生活十分便利,即使到了郊區也是各種商店林立,除非在鄉下的小鎮,基本上生活物資無虞,到了澳洲首先要面臨到的是手機sim卡的問題,在機場或各超市零售店都有在賣預付卡,購買、開通都方便,再來是錢的問題,不建議學生帶著鉅額現金到處跑,建議可以挑澳洲的三大銀行(Commonwealth、NAB、ANZ)辦個學生帳戶,並且辦理debit card(一種金融卡),有了這張卡各種消費都很方便。
學校:
SUT位在火車站旁,因此不論住在哪去學校都很方便,校園本身不大,基本上不會迷路,開學的前一週為Orientation week,在這週會在校園舉辦很多活動,也會舉辦外籍生的Orientation,在Orientation會帶你逛校園,也會介紹校園附近的各種店家,SUT的行政人員對外籍生都很友善也很親切,有問題就盡量問,完全不用擔心,學校也有許多社團活動,學生會的活動也很多元,校園生活非常多采多姿。在澳洲的授課氛圍跟台灣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教授的授課模式、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都有不同的體驗,而且學校開設許多職業技能的演講,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交通:
澳洲幅員遼闊,交通方式也因此十分多元,雖然澳洲的二手車市場及租車市場蓬勃,但住宿不是住在遠郊或鄉下不建議買車或租車,僅是在墨爾本或附近區域活動的話,大眾運輸系統發達又便利,不論想去哪都沒問題,我是住在市中心的sharehouse,火車、電車、Uber、公車及公共腳踏車都十分方便,若是跨及州間行動則有國內廉航及州際火車可以做,都是很有趣的體驗。
旅遊:
澳洲以美麗的自然資源聞名於世,在澳洲有許多動物都是特有種,袋鼠、無尾熊、袋熊、塔斯馬尼亞虎、鴨嘴獸……等,都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但是要看見活生生的野生動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常常需要自行驅車前往遠離的人群鄉下,還需要配合相當的運氣,更常看到的是野生動物的屍體。而出去玩通常都要搭飛機,搭飛機在澳洲內移動可是跟在台灣搭客運一樣稀鬆平常的事,另外時間充裕的話,也可以選擇過夜的火車或渡輪,都是很有趣的旅遊體驗。

2-3 離開澳洲前
期末考、成績單:
在SUT一個學期課程只有12週,而在12週結束後,會有約2週左右的空檔給學生們準備期末考,期末考通常會涵蓋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每個科目都有期末考,考完試後約莫2~3週後成績就會出來,根據SUT說法,成績單會直接寄回成大,也會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寄掃描檔給學生。
關閉銀行帳戶:
若有在澳洲辦理銀行帳戶的建議在離澳前關閉帳戶,因為學生帳戶通常是不收取管帳費的,但是一旦失去學生身分,銀行方面便會馬上更新資料成一般帳戶,若每個月的帳戶轉帳金額未達標,屆時銀行便會每個月收取約4澳幣的管帳費,且開新帳戶通常是不需要任何費用的,因此建議日後有機會再去澳洲久居的話到時再行開戶便可。

3. 心得與建議

結束這趟澳洲行程後,很慶幸當初自己選擇延畢一年來完成這次的交換學生,在交換的期間體驗到了許多新奇的事,也接觸了許多來自不同文化及不同國家的人,讓自己有所成長了,還記得第一天到墨爾本時那種緊張感,緊張英文聽不懂、緊張來不及check-in、緊張找不到便宜的租屋處……,再加上我是在農曆過年前到的,而住在青年旅館的又多是西方人,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什麼叫做孤獨,然而這些經歷都成為了成長的養分,不敢說自己變得多強,至少比出國前強了一點,雖然收穫很多,但也不是每項對自己的期許都有達成,總是會留下一些遺憾來督促自己日後努力完成,以下對於自己覺得不足的地方想給即將出國的同學們一點建議:首先,在出國前請盡量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如此才能與更多不同文化的人能有深度交流,千萬不要覺得符合申請要求的門檻就夠了,要寒暄或是簡單的聊個兩句確實是沒問題,但是我覺得所謂的文化交流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簡單帶過的;第二,請盡量接觸不同母語的人,SUT位在墨爾本,而墨爾本華人眾多,雖然想要打破種族間的隔閡有難度,但是好不容易能有個那麼長的時間待在國外而卻始終在講中文,這就好像只是待在離台灣比較遠的舒適圈而已,難得的出國機會似乎就有點可惜了;第三,在努力適應異地生活及讀書之餘,別忘了好好體驗大洋洲的美,澳洲第一大城雪梨或是熱帶度假勝地凱恩斯都是值得探訪的城市,亦或是探索充滿文藝氣息的墨爾本也足以讓人著迷,總之,難得身處在7000多公里遠的國家別忘了娛樂娛樂自己^^,最後在附錄附上一些在澳洲生活的瑣事跟大家分享~~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