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 蕭同學



一、系別、姓名: 外文系 蕭同學
二、交換國家及姊妹校名: 韓國 延世大學
三、交換期間:2018/02/02~2018/06/22


摘要:

為期四個月的交換生活,真的一眨眼就過了,回憶在韓國的這段日子,從ㄧ開使各種的不適應到後期如魚得水的生活,對我個人而言是真正的學到了很多,各方面包括語言、生活技能、膽試、社交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或成長。這段日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於延世大學交換計畫中軟硬體設備的觀察,都將儘量完整地呈現於報告書當中;其中也包含給未來計劃前往韓國交換留學的學弟妹們的一些建議,以利在韓國的生活可以更便利及多采多姿!另外,由於校內本身的規定加上韓國學校語言課程的時間安排,因此交換的這段時間,課業及學校生活的比重遠遠大於課外生活的探索,學生認為稍嫌可惜的原因也將稍作著墨。

Abstract:

My 4-months lasting exchange life has ended so fast just like a blink of an eye. Recalling the days in Korea, I found myself has learned and changed a lot, from the beginning of being not so adapted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o that having a living in Seoul was totally duck soup to me. These improvements included language proficiency, life skills, guts, social skills and so on, which were really crucial to me. In the following reports, I will document as many details as possible about the course of my thought developments as well as my observations about the faculties and service provided in this Yonsei University exchange project. There would also b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tudents who are considering to study in Korea in the future; hope that my suggestions could be a lot helpful for their lives in Korea that would be more comfortable and eventful. Besides, since the exchange program regulations of Cheng Kung University plus a weird time arrangement of intensive language courses provided by Yonsei University, during my stay in Korea, the proportion of schoolwork and school life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explor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life. Therefore, student will also talk about why I thought it could be amended. 

1. 目的

會選擇韓國作為我交換計劃目的地的首要原因,無非是語言的精進;喜歡韓國藝人的我自學韓文有過一段時間,但實力一直無法精進,因此想藉由延世大學提供的韓文課程讓自己學得更扎實更多,同時口說方面也能因為在韓國生活上更頻繁地使用韓語溝通而獲得進展。另外則是想一窺在我們這個世代所吹起的韓流文化,其國家的能耐究竟為何,是我一直很想知道的。

2. 過程

(一) 課業方面
韓文自學者的衝擊
因為韓文許多單詞是承襲古漢語發展而來的,因此單字理解及閱讀等方面對我們中文使用者而言是非常容易上手的,而且雖然過去我只是透過書上自學的,但因為興趣看了不少韓國戲劇及綜藝節目,因此2級的課上起來不算有負擔。然而老實說,我在發音的部分其實被老師糾正過許多次,加上韓文有所謂的「連讀」,單字或句子的發音會隨著連接的字元而產生變化,那一塊都是我在過去容易忽略的部分,過去我總單純地照著看見的字母發音,這次才發現原來細節如此多,也是最受衝擊的一環了。
Speech & Debate
這是一堂英文系的必修課,分成三個小班,我選擇上英國教授Linda的課。這堂課很意外的是,學生大部分都是在國外長大然後回來的韓國人。這堂課有四次上台報告的機會,其中一次團體報告、另一次的分組是為了讓學生彼此peer review講稿的內容。我很喜歡這堂課的氣氛,因為是小班制、以及教授常常打散分組加上演講主題的選擇,跟每位同學都至少有過短暫的交流,也因為各自大相逕庭的成長背景,聽了很多發人深省的故事;是我在授課內容以外收穫最豐盛的部分了。
Beginning Korean Writing
個人非常推薦的一堂課,對於各程度的韓文學習者來說,都是能學到很多的一堂課;老師每週都以主題式內容帶課程,一開始不外乎是自我介紹,然後有寫信、公告等,也因此每週都有相關的作業,寫好下次上課交回並獲得老師的批改,而且因為提供給交換生的韓文課,其實沒有很多寫作的機會,因此透過這堂課的作業真的練習了很多。加上老師真的很用心想讓班上打成一團,於是每次上課都會隨機分組討論,聽聽別人的意見同時分享自己關於那主題的想法,也真的在這堂課認識了很多很要好的朋友們;最後學期結束時,這堂課也特別令人感傷一些。
Corporate Finance
這堂課比較單純知識上的學習,老師是在美國讀書、工作回來的韓國人,沒有使用任何教科書,老師大部分用口述講解公司在股票、基金等實際的操作手法,並適時透過信箱寄給大家補充資料。這堂課如果認真聽,真的能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但因為老師的英文仍有點韓國口音,因此上課會稍微吃力一點。
(二) 生活方面
宿舍(SK Global house)
宿舍其實離新村市區仍有點距離,但是對於上語學堂及交換生選修的課來說真的是最方便的選擇了。我認為延世大學SK Global house的設施、服務都很完善,比起之前我曾待過的「下宿」來講,雖然住下宿真的比較省,三餐也有房東簡單準備的韓國傳統醬湯等,但若考量安全性的話宿舍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尤其大廳24小時都有人坐櫃檯,稍微晚回來也不會害怕;叫外送也因為地點很明確非常方便安全。床套方面也不用擔心,對於我們這種短期的交換生來說,是很方便的服務,有些宿舍還不一定有提供呢。另外,櫃檯人員都非常客氣,有甚麼問題都會很有耐心幫你處理,打掃阿姨人也都很可愛,早上會很有精神的跟你打招呼,整體住起來很舒服自在;但我覺得因為他們人都太好了,有些西方同學就會容易把這裡的方便當隨便…另外,宿舍唯一的缺點可能是洗衣機太少了,只有B2一層的六七台(男女分開),所以我都是挑人可能比較少的時間去洗衣服,但真的塞車的情況其實不多啦!不過這本來就是住宿舍會遇到的情況,不太意外。
學生食堂
有課在中心校區的話,我原本都在Student Union Building一樓的複合式學生餐廳吃,那裡的餐點很簡便,對於要省錢的話真的是個很棒的地方,比便利商店微波的好吃,又不用在高物價的首爾餐餐都花上約台幣300以上;後來我的韓國朋友帶我他常去的學生餐廳,在Widang Hall,那裡以義大利麵、焗飯為主選擇很多,不過因為地標不明顯,在那裏用餐的真的都是當地學生,這裡的餐點是也要4、5000韓幣,但是真的好吃,跟在台灣點一份義大利麵的價格差不多,因此覺得以韓國的物價來說還是很值得。

3. 心得

這趟為期一學期的交換旅程對我來說真的是很珍貴的一段時間,除了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學韓文以外,不少額外的成長也是那我最感謝的地方。說真的即使我這麼喜歡韓國,也去過韓國不少次,學期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覺得為什麼要給自己找事做的感覺,加上我又是特別念家的人,剛開始真的有想放棄的念頭,覺得在成大跟大家一起上課不就好了。但是當現在回頭看自己這段時間的變化時,就會覺得真的很值得,做了很多自己過去因為在舒適圈膽怯而不敢做的事情例如:一個人說走就走的旅行、主動與班上同學搭話(我這次交換回來,最好的兩個朋友都是我主動認識的,跟我過去真得很不一樣!),語言的精進我真的有深刻的體會,也謝謝延世大學免費提供密集的韓文課程,即使我單字量及文法都還不夠多,但我真的已經可以用韓文交到韓國及日本的朋友,回台灣的時候也足以用韓文跟空服人員溝通。

交換後期我真的在韓國過的很幸福,因為前期像是給自己很多任務去克服一切的不適及挑戰自已,後期則因為交了很多新朋友,多了可以分享心情的人、可以一起玩出遊的朋友,這件事對於像我習慣一個人規劃行程的人來說,真的是很大的突破,也才讓我體會到朋友的力量,因為至少像語言這種東西本來就不是埋頭苦讀會學得很好的,而多虧那位主修韓文的日本人很願意聽我講話,我才有機會在後期口說能力大幅提升。因此想藉這個機會跟自己,以及在台灣教育底下屬於比較苦讀型的學弟妹說,真的要給自己一個機會走出去嘗試,成長的速度會是原本方法的好幾倍。

4. 建議事項

(一) 通訊方面
那時候我跟台灣朋友因為太急著需要網路了(雖然宿舍裡到處都收的到wifi,但要出門的話就會很不安),因此搬到宿舍第二天之後就到宿舍樓下的通訊行辦手機了,但其實我們原本有在考慮延世學生自己建立的通訊品牌,照當時傳單的內容來看會比較划算,還可以連帳戶直接扣款會比較方便;但因為當時已經禮拜五了,我們實在無法等到下周一,因此我建議未來學弟妹要再前往韓國交換的話,可以先買個簡單網卡撐幾天,會比較有充裕的時間找真正適合自己的手機費率。而且樓下那間,明明沒打電話但若通話費沒了,網路則也沒辦法使用,一定要再去充值網路才能恢復,蠻麻煩的。無論如何方案很多,大家可以花點時間做功課。
(二) 打入韓國人的社交圈
因為我這次並沒有做到,因此真心建議學弟妹們若有心要來韓國交換,老話一句,語言真的要把握住,所以建議可以在台灣將韓文學到更高級一點再來的話會更好,不僅容易交到韓國朋友,學習效果也可能更顯著。
另外,因為社團博覽會辦在學期初,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多多參與社團活動,這也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可惜的地方,自己當時還沒有下定決心去突破;不過當然加入社團勢必會有比較多的應酬,就看自己選擇,有事前規劃並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會是最好的。
(三)學校課程時間上的安排建議
其他交換生的想法我不確定,但這次的交換過程,我對於延世大學提供的韓文課時間及成大校內本身的規定,有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情況是,韓文課被安排在每天的下午4:00~6:00點,如果想去新村以外如江南或近郊的地點參觀,時間上很明顯就是會被切割,出門的話又會需要趕著回來上課,學生會認為早八的時間甚至晚上的時間都是可行的,畢竟是每天,如果能更妥善規劃會是更好的。加上成大這邊的規定是兩門以上非語言、文化類型的選修課程,因為我為了怕韓文寫作不被認可以及原本自己就想選修密集的語言課程,在真正想修的課以外又多選了可能有興趣的課,會變成學校以外文化體驗等時間都被壓縮掉了。因為學生並不認為課外的學習不是學習,加上成大本身並沒有開設韓文課,因此學生若想藉機去韓國把韓文學好,為什麼六學分的韓文課不能被承認呢?是學生比較有疑惑的地方。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